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糖料作物是继棉花、油料之后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宗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

糖料作物是继棉花、油料之后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宗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商品化程度远高于粮食。1990年代我国开始对糖料生产区域布局实施政策性西迁。下图为我国1978年—2013年糖料作物生产基本情况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糖料作物生产叙述正确的是

A. 1978年—1982年糖料增产总体上得益于种植面积扩大

B. 我国甘蔗播种面积与糖料作物总播种面积始终呈正相关

C. 甘蔗产量的波动上升是糖料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D. 1994年—1998年甜菜种植面积的变化导致甜菜产量的变化

2.我国糖料作物生产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是

A. 我国糖料生产区域布局实施政策性西迁

B. 西部产区人口增长迅速,对食糖的市场需求量大增

C. 东部糖料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产值不断降低

D. 东部糖料产区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

 

1.C 2.D 【解析】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1978年—1982年糖料增产总体上得益于甘蔗产量的提高,A错误;我国甘蔗播种面积与糖料作物总播种面积大多呈正相关,B错误;从作物构成来看,甘蔗产量的波动上升是糖料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C正确;1994年—1998年甜菜种植面积减少,但甜菜产量的变化不大,D错误。故选C。 2.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自然因素对糖料生产影响日渐弱于社会经济因素,1990年代国家对糖料生产区域布局实施政策性西迁诱因之外,造成我国糖料作物生产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为东部产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mm)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mm)之比(用百分率来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转变成径流补给河流。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表中所列地区降水量被蒸发或下渗较多的是()

A. 南岭地区    B. 华北地区    C. 云贵高原    D. 江淮地区

2.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说明该地区

A. 地表侵蚀作用加强    B. 地下水资源变得更丰富

C. 河流年径流量减少    D.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查看答案

某普通服装加工厂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东莞某镇建厂,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服装面料来自新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进入21世纪后,该厂的效益逐年下降,经实地考察和了解新疆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后,该厂决定迁至新疆,并建立了自己的服装面料加工厂,服装主要销往中亚和东欧等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广东省相比,新疆生产服装面料的突出优势是(  

A. 劳动力丰富    B. 生态环境好    C. 原料丰富    D. 交通便利

2.进入21世纪后,该厂效益逐年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土地价格上涨    B. 工资成本上升    C. 企业竞争加剧    D. 服装设计过时

3.企业在新疆建厂后,影响服装销售地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 服装质量提高    B. 服装价格上升    C. 降低运输成本    D. 方便了解市场

 

查看答案

我国季风区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图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河流流域降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A. 6月        B. 8月      C. 10月    D. 11月

2.引起湖泊TSS通量方向改变的直接原因是(  

A. 流域降水量季节变化    B. 植被生长季节变化

C. 湖泊和河流水位季节变化       D. 河流流速季节变化

3.该湖泊最可能位于我国(  

A. 西南地区    B. 江南丘陵    C. 江淮地区    D. 华北地区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18年春节,四川阆中民俗舞蹈《亮花鞋》亮相央视春晚,阆中古城旅游市场随之火爆,7天共接待游客135.8万人次,酒店、客栈、民宿入住率超过98%,日均入阆车流量近20万车次,出现一床难求,一车位难求的现象。大多数游客陶醉在古城风采,三国文化,民俗风情之中尽兴而归,也有部分游客抱怨核心景区游客太挤,只能望见后脑勺,旅游内容参与度不高,深度不够只能走马观花等问题。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阆中古城提高旅游竞争力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

【选修6:环境保护】

材料一:黑杨,落叶乔未。天然生长在河岸、河湾,常成带状或片林。抗寒,喜光,适应性强;耐水湿,如果树梢被淹不超过一周,就不会淹死,外号“湿地抽水机”。生命力超过中国本土任何树种,且生长迅速,10年树龄往往就高达30余米,树冠高大密集,是优质的造纸原料。八十年代,作为外来物种的欧美黑杨开始引入洞庭湖区,成为造纸用林。由于巨大的经济效益,欧美黑杨“攻城略地”,迅速席卷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林地承包者往往肆意改变洲滩原貌,大片砍伐洲滩上原生的芦苇,或直接排水种树。截止2017年,洞庭湖自然保护内欧美黑杨种植面积已经选到39万亩。然而,大面积种植的恶果很快显现,欧美黑杨树密集的地方,候鸟无处安栖,老百姓称为:树下不长革,树上不落鸟。

材料二:保卫洞庭湖,还洞庭一湖清水,是湖南省委省政府态度坚决的一场生态修复战役,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一场革命,该砍的砍,该关的关,该停的停,一切为了子孙后代的社会共识已蔚然成风。2017年在中央环保督察组的要求下.洞庭湖保护区的黑杨被全部清理,未来有望恢复湿地生态功能的南洞庭湖,丰水期有望再现昔日云梦泽“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景象。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欧美黑杨种植给洞庭湖地区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