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某地质科考队前往内蒙古巴丹湖(39.2°N,101.6°E)考察,2018年1月...

某地质科考队前往内蒙古巴丹湖(39.2°N,101.6°E)考察,2018年1月7日到达时恰逢日落。考察发现:巴丹湖被沙山分为东湖和西湖(图a),两湖水体性质受盛行西北风的影响而产生明显差异。地质历史时期,该湖所在地区风向多变,影响着巴丹湖的地貌演化,并造就了不同的湖泊形态(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科考队到达时的北京时间约为

A. 16:00    B. 17:00    C. 18:00    D. 19:00

2.与西湖相比,东湖

A. 盐度较低,水位较高    B. 盐度较低,水位较低

C. 盐度较高,水位较高    D. 盐度较高,水位较低

3.根据巴丹湖的地貌演化过程,推断阶段Ⅰ、Ⅱ、Ⅲ的盛行风向分别是

A. 西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B. 西南风;东南风;东北风

C. 东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D. 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

 

1.C 2.A 3.D 【解析】 1.1月7日科考队到达时恰逢日落,1月份是冬季,该地纬度约40°N,日落时间约17点。该地纬度是101°E,北京时间约为18:00,C对。其它时间差距较大,A、B、D错误。 2.两湖水体性质受盛行西北风的影响而产生明显差异,与西湖相比,东湖位于沙丘的东南方向,是背风坡,风力弱,蒸发慢,盐度较低,水位较高,A对。西湖表面风力强,蒸发快,盐分积累多,所以盐度较高,水位较低,B、C、D错。 3.根据巴丹湖的地貌演化过程,迎风坡一侧是缓坡,背风坡一侧是陡坡。阶段Ⅰ、Ⅱ、Ⅲ的盛行风向分别是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D对。A、B、C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土壤全氮含量是指土壤中各种形态氮素之和。下面图甲为贡嘎山植被垂直分布图(海拔3 500 m处为林线),图乙为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沿海拔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a植被对应的自然带是(  )

A. 针叶林带    B. 常绿阔叶林带

C. 山地荒漠草原带    D. 亚高山草甸带

2.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  )

A. 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B. 随气温的降低而逐渐增大

C. 在a、b植被过渡带处较大    D. 均不受植被类型的影响

3.贡嘎山东坡(  )

A. 次生阔叶林处微生物活动微弱

B. 林线附近残枝落叶的分解速度较快

C. a植被归还地表的生物量大于落叶林

D. a植被处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高于次生阔叶林处

 

查看答案

九景衢(九江——景德镇——衢州)铁路,是中国华东地区的一条快速铁路,于2017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九景衢铁路正式通车之时,九江和衢州

A. 衢州白昼较短    B. 九江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 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D. 日出同为东北方向

2.有关图示区域自然特征最恰当的是

A. 地形以山地为主    B. 河流含沙量较小

C. 植被以亚热带硬叶林为主    D. 沙尘天气频发

3.关于九景衢铁路开通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促进东南沿海与中部地区的区际联系

B. 改善沿线交通运输条件,完善交通运输网

C. 利于沿线地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促进环洞庭湖经济区建设

D. 促进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

 

查看答案

(环境保护)

2017年12月,备受关注的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作为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高铁,西成高铁沿途经过秦岭大熊猫、金丝猴、朱和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栖息地。穿越了中国连片自然保护区的高铁如何与国家级保护动物和谐共处?这是一道极具挑战性的考题。秉持“生态选线”的原则,西成高铁在工程设计、施工上采用了一系列严格的自然保护措施,最终打造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高铁线路。

分析道路建设可能对动物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两条相关的具体对策。

 

查看答案

【旅游地理】

近年来,西沙群岛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目前,西沙旅游以邮轮旅游的形式进行,食宿均在邮轮上,游客可下岛进行观光活动。下图为西沙群岛位置示意图。

列举两项西沙群岛的特色旅游项目,评价西沙群岛旅游业的发展条件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块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其计算方法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x100%。复种指数的高低受当地热量、水分、自然灾害、肥料、劳动力和科技水平等条件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已成为我国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增加已有耕地的复种水平,其效益比开垦荒地要好。下图91998~2012年中国耕地复种指数变化。

(1)概述1998~2012年中国耕地复种指数的特点。

(2)推测2006~2007年中国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的原因。

(3)分析“增加已有耕地复种水平的效益比开垦荒地好”的原因。

(4)请你为提高我国耕地复种指数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