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流冰”指的是随水流动的浮冰。每到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来到日本北...

“流冰”指的是随水流动的浮冰。每到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来到日本北海道沿岸,成为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动鄂霍次克海浮冰南下的动力可能是

洋流海陆风季风地球自转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鄂霍次克海流冰的形成,与黑龙江密切相关。其原因是

A. 汇入淡水,易凝结成浮冰    B. 江水流动,推动浮冰运动

C. 凌汛明显,带来大量冰块    D. 冲散海冰,避免海面封冻

 

1.C 2.A 【解析】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1.由于鄂霍次克海表层海水的含盐量较低,受冬季风和南下寒流的影响,河流入海口表层海水降温剧烈,表层海水易冻结为海冰,而深层海水因降温幅度较小、盐度较高而未冻结,易形成流冰。海水在偏北风和南下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向南移动,所以每到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来到日本北海道沿岸,成为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故推动鄂霍次克海浮冰南下的动力可能是洋流和季风。故选C。 2.鄂霍次克海易形成流冰是由于表层海水的含盐量较低,表层海水易冻结为海冰,而深层海水因盐度较高而未冻结。鄂霍次克海流冰的形成,与黑龙江密切相关,其原因是汇入淡水,表层海水的含盐量较低,易凝结成浮冰。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示意不同时期我国部分城市人口增长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 2010年上海人口增速最快    B. 2015年天津人口最多

C. 大部分城市人口数量减少    D. 一线城市人口增长最多

2.导致长三角城市两个时期人口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C. 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    D. 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3.与前期相比,位于西部的重庆和南宁人口年均增量2011~2015年明显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宜居    B. 高铁网络形成,区际联系便利

C. 承接产业转移,乡村人口流入    D. 经济发展迅速,高新产业崛起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区域8月16日15时和17日2时的气温(单位:℃)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两个时刻温差最大的地点位于

A. 东北部    B. 西南部    C. 东南部    D. 西北部

2.图中位于甲地的地理事物可能是

A. 湖泊    B. 山峰    C. 城市    D. 煤矿

3.1615时,受局地环流影响,甲地东侧近地面吹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件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查看答案

阅读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只有1000多毫米,请分析濑户内海沿岸年降水量少的原因。

(2)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并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判断甲图表示的是日本太平洋沿岸还是日本海沿岸的资料图,并说明理由。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显得较为紧张,原因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11月6—11日第二十五届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越南召开。下图为中南半岛地形图。

 

材料二:湄公河是东南亚最大的河流,年径流量4750亿立方米。洞里萨湖是该河下游最大的湖泊,对调节径流、减轻河口三角洲泛滥具有重要作用。右上图为洞里萨湖含沙量及体积变化曲线图。

(1)简述中南半岛地形特点。

 

(2)根据湖泊的体积变化,简述洞里萨湖对湄公河径流调节的季节变化特点。

 

 

(3)洞里萨湖含沙量最高出现在       月,说明原因

 

 

(4)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分析中越两国在开展经贸合作中各有哪些优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