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示意不同时期我国部分城市人口增长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

下图示意不同时期我国部分城市人口增长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 2010年上海人口增速最快    B. 2015年天津人口最多

C. 大部分城市人口数量减少    D. 一线城市人口增长最多

2.导致长三角城市两个时期人口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C. 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    D. 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3.与前期相比,位于西部的重庆和南宁人口年均增量2011~2015年明显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宜居    B. 高铁网络形成,区际联系便利

C. 承接产业转移,乡村人口流入    D. 经济发展迅速,高新产业崛起

 

1.D 2.B 3.C 【解析】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产业转移。 1.读图可知, 2001-2010年上海人口年均增量最多,A错误; 2011-2015年天津人口年均增量最多,B错误;由于大部分城市年均增量是正值,故大部分城市人口数量增加,C错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人口增长最多,D正确。故选D。 2.长三角城市如南京、苏州、杭州等,2001-2010年时段人口年均增量大,2011-2015年时段人口年均增量较小,两个时期人口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劳动力的数量减少,素质要求提高,导致迁入的人口减少所致。故选B。 3.与前期相比,位于西部的重庆和南宁人口年均增量2011~2015年明显增大,其主要原因是西部的重庆和南宁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导致乡村人口流入,使后期人口年均增量明显增大。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区域8月16日15时和17日2时的气温(单位:℃)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两个时刻温差最大的地点位于

A. 东北部    B. 西南部    C. 东南部    D. 西北部

2.图中位于甲地的地理事物可能是

A. 湖泊    B. 山峰    C. 城市    D. 煤矿

3.1615时,受局地环流影响,甲地东侧近地面吹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件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查看答案

阅读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只有1000多毫米,请分析濑户内海沿岸年降水量少的原因。

(2)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并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判断甲图表示的是日本太平洋沿岸还是日本海沿岸的资料图,并说明理由。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显得较为紧张,原因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11月6—11日第二十五届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越南召开。下图为中南半岛地形图。

 

材料二:湄公河是东南亚最大的河流,年径流量4750亿立方米。洞里萨湖是该河下游最大的湖泊,对调节径流、减轻河口三角洲泛滥具有重要作用。右上图为洞里萨湖含沙量及体积变化曲线图。

(1)简述中南半岛地形特点。

 

(2)根据湖泊的体积变化,简述洞里萨湖对湄公河径流调节的季节变化特点。

 

 

(3)洞里萨湖含沙量最高出现在       月,说明原因

 

 

(4)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分析中越两国在开展经贸合作中各有哪些优势。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

A. 小麦    B. 棉花    C. 黄麻    D. 水稻

2.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

A. a工业区    B. b工业区    C. c工业区    D. d工业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