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安徽省在统筹协调好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构筑以合肥...

安徽省在统筹协调好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构筑以合肥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读江淮城市群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因素中,与“1+10”江淮城市群发展关系密切的有

A. 气候温和湿润,海洋性特征显著    B. 地势起伏

C. 地处南北交通要冲,交通便利    D. 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历史悠久

2.下列关于该城市群等级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服务范围由大到小的排序为:合肥—巢湖—无为

B. 服务职能由多到少的排序为:合肥—滁州—蚌埠

C. 小学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为:六安—巢湖—庐江

D. 小汽车专卖店布局先后顺序为:合肥—安庆—巢湖

 

1.C 2.A 【解析】 1.江淮城市群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地处我国南、北方的过渡带上,有多条交通干道与其他地区相通,交通便利,故C正确。我国为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不明显;该地地形以平原为主;农业历史悠久,但工业基础仍较薄弱。故A、B、D错误。 2.城市等级越高,数量服务范围越广,服务职能越多。合肥为省会,蚌埠、巢湖、安庆均为地级市,无为、定远为县城,故A正确、B错误。六安、巢湖均为地级市,但题中未告知其人口数、适龄儿童人数等信息,因此小学数量多少无法判断,故C错误。小汽车专卖店布局受城市等级影响,巢湖和安庆均为地级市,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1978年、2009年城市数量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30年间,我国2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增幅最大

B. 30年间,我国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数量增幅最大

C.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人口迁移无关

D. 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大,我国城乡差距越来越小

2.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动力因素是(  )

A. 人口迁移速度加快、规模变大

B. 工业结构的快速调整

C. 大规模农业商品基地的建设

D. 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两图所显示的含义是(  )

①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②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既存在负相关,也存在正相关关系③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小于公交站点④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于公交站点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如图所示,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市场    B. 行人、营业面积

C. 营业面积、人口密度    D. 人口密度、交通

 

查看答案

读我国城镇年增长百分点和城镇化水平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城镇化进程不应过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素质还不高    B. 科学技术水平还不高

C. 城市建设经验还不足    D. 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

2.改变我国城市的工业布局和城市的人口分布,从根本上要(  )

A.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B.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C. 合理建设小城市    D. 建设新型乡镇

 

查看答案

读下列图和表,回答问题。

(1)简述2013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地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3)说明2013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影响因素。

 

查看答案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

材料二 2017年“五一”劳动节山东某中学生小明调查“家族人口迁移”情况时,了解到他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1990年又从东北迁回山东。

材料三 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

(1)由材料一可知1980年前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_______。

(2)结合材料二、三,小明的爷爷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的原因是什么?1990年又迁回山东的原因是什么?

(3)1985年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又称“雁南飞”现象,该现象给山东城市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