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原产于非洲的油棕是世界上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的木本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油...

原产于非洲的油棕是世界上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的木本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油产量的近10倍,在油料作物中居首位,有“世界油王”之称。读世界油棕种植区的地理扩散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近百年来棕油产量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  )

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②种植历史悠久 ③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④生产地居民消费增长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我国油棕种植面积较小,其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土壤    D. 水源

 

1.A 2.B 【解析】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种植技术的提高,棕油产量不断上升。故选A。 2.油棕主要分布在热带气候区,而我国热带气候区面积小,因此油棕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较小,可见其主要的制约因素是气候。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等,下图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

A. 地广人稀    B. 接近市场

C. 降水丰富    D. 劳动力充足

2.关于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典型区域连线正确的是(  )

A. 甲—中国内蒙古高原    B. 乙—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 丙—美国中部平原    D. 丁—欧洲西部

 

查看答案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一位农民说:“如果能卖到4000元/千克,我能在北京种出柑橘。”从这句话可看出农业生产归根结底取决于(  )

A. 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B. 城市化发展的程度

C. 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    D. 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2.事实上,在北京种出的柑橘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这是因为(  )

A. 北京种出的柑橘不适宜食用

B. 投入多,生产成本过高

C. 人们不喜欢吃柑橘

D. 北京人不善于经营农业

 

查看答案

读“上海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图”(上图)和“1982年与1996年上海市人口年龄构成比较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均_______;国家推行_______措施后,1975年人口出生率降到_______%左右,199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_______。

(2)1996年与1982年相比,上海市0~14岁人口在总人口数中,所占比重趋于_______,这表明上海市人口年龄构成已出现_______的趋势。

(3)目前以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上海上述人口问题将带来_______等社会问题。

 

查看答案

读1995~1997年统计的世界和部分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数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1)计算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并填入表中。

(2)若表中三个国家分别是肯尼亚、德国、韩国,根据数据所示,B国是________。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___。

(4)按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将C国的名称填入上图相应括号中。

(5)从上图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表现为:首先是_______率下降,其次________是率下降,最后导致_________率的下降。

(6)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转变前有所上升,其一般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中国人口金字塔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05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小公民于6日零时2分诞生于北京妇产医院。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等手段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使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从1970年的33.43‰下降到2003年的12.41‰,自然增长率从25.83‰下降到6.01‰。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20世纪末把中国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的目标推迟四年到来。

材料二:2004年7月10日在武汉纪念“世界人口日”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一方面,庞大的人口压力和传统工业调整催生出大量再就业人口,另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却在闹“民工荒”。

材料三:上海市连续10年来人口呈负增长,2004年调整了部分计划生育政策,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夫妻生育第二胎,且取消了两胎的生育间隔,同时对终生不愿生育的夫妻不再奖励。

(1)从中国人口金字塔中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其中B低谷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A低谷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材料中提及到“后人口转变时期”和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这里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____ (人口增长模式),其特点是____。“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是指_________。

(3)“留守小孩”“留守家庭”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未富先老”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

(5)(单选)上海市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负增长 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失调

C.老龄人口增长快,社会福利压力大 D.社会经济发达,劳动力相对不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