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链是江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这...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链是江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这条大豆循环产业链上游的金城油脂公司,通过低温榨油获取豆油和低温豆粕,下游的常禾生物有机肥料有限公司将残余豆渣加工成饼干、生物有机肥和饲料。居核心的常熟江河天绒丝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从豆粕中提取蛋白制成“第八大人造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并从废水中提取淀粉酶,将其加工成啤酒催化剂和食品添加剂。这样原来被遗弃的豆渣、废水、豆粕中残存的蛋白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从而使大豆从生产、加工到肥料回田过程中形成了一条以大豆深加工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1)根据材料判断,图中A、B、C代表的产品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禾生物有机物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肥与普通的工业化肥相比,其显著的特点有哪些?

(3)江河天绒丝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很容易地打破了欧美贸易的绿色壁垒,畅销欧美市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合分析,循环生产模式与普通生产模式相比,突出的好处有哪些?(至少回答三条)

 

(1)豆油 淀粉酶 饲料 (2)①普通的工业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使土壤肥力下降;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②工业化肥生产消耗的原料、能源多,生产成本高,而有机肥料就地取材,成本低廉。 (3)其产品原料为天然植物蛋白纤维,属于绿色产品,对皮肤无刺激。 (4)①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节约资源;②实现了“变废为宝”,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有利于保护环境;③实现了农、工、商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④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深度,丰富了产品种类,拓宽了产品市场;⑤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市民的收入。(任答三条即可)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循环经济,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第(1)题主要是读材料,注意各环节之间的联系。第(2)、(4)题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分析文字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1)读材料可知:“这条大豆循环产业链上游的金城油脂公司,通过低温榨油获取豆油和低温豆粕”,故A为豆油。“居核心的常熟江河天绒丝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从豆粕中提取蛋白制成“第八大人造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并从废水中提取淀粉酶”,故B为淀粉酶。“下游的常禾生物有机肥料有限公司将残余豆渣加工成饼干、生物有机肥和饲料”,故C为饲料。 (2)有机肥与普通的工业化肥相比优点主要有以下两点: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成本低廉。 (3)江河天绒丝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打破了欧美贸易的“绿色壁垒”,主要是因为其产品原料为天然植物蛋白纤维,属于绿色产品,对皮肤无刺激。 (4)循环生产模式与普通生产模式相比突出的好处可从节约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利于保护环境、延长了产业链、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等方面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运城盐湖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南郊区,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自古以产盐著名。盐湖所处的位置是盆地内最低处,南、东、北三面是巍峨的中条山和吕梁山,西面是黄土台塬丘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从地形、水文、气候方面分析运城盐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

(3)指出该区域主要生态问题,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

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改为种植橡胶林后(      )

A. 蒸发量增多    B. 下渗量增加

C. 径流总量增多    D. 气候更加湿润

2.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A. 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B. 土壤肥力上升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自然灾害减少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 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 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 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  )

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 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 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读甘肃省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生态裂谷的位置距县城距离为(  )

A. 0~20 km    B. 20~40 km

C. 40~60 km    D. 60~80 km

2.生态裂谷地区(  )

A. 植被覆盖率较高

B. 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C. 风力侵蚀作用弱

D. 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

 

查看答案

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它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10 km,造成空气普遍浑浊。2015年11月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霾在我国发生频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冬季多于秋季 城市多于农村 东部多于西部 南方多于北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下列所示的曲线图中,近地面气温变化有利于霾天气形成的是(  )

A.     B.     C.     D.

3.下列我国应对霾天气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A.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B. 形成以核能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 形成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D. 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