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根据实验小组所做的的实验,回答问题。 我国某高中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一地理...

根据实验小组所做的的实验,回答问题。

我国某高中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时,采用下列做法:在一个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甲图所示)。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A、B的偏动情况。

(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A__    _(左或右)偏,甲图中电炉对应乙图

中的         (填字母)

(2)乙图中ABCD中气压由小到大排序为               ,其中AB的风向为        

(3)将下列各环节序号,按环流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填入相应方框内。

①地面冷热不均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③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④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夜间的海洋与陆地之间,则甲图中电炉代表             

(5)成语“巴山夜雨”源于唐朝李商隐的博作《夜雨寄北》。下图中反映“巴山夜雨”现象成因的是(    )

 

(1)右 B (2)DCBA 东南风 (3)① ③ ② (4)海洋 (5)C 【解析】(1)据图可知,电炉一侧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高空形成高气压,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冰块一侧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高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形成高气压,水平面上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因此纸片A向右偏,纸片B向左偏。电炉一侧近地面形成低气压,等压面应向下弯曲,因此应对应B。 (2)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高压区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据图可知,A为高压,B为低压。同一地点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相反,则D为低压,C为高压,因此ABCD中气压由小到大排序为DCBA。其中AB的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为东南风。 (3)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先引起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引起空气发生水平运动,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夜间的海洋与陆地之间,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夜间陆地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气压,海洋形成低气压。则甲图中电炉代表海洋。 (5)成语“巴山夜雨”主要是考虑晚上的山谷风,AB排除;晚上山坡冷却快,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谷底冷却慢,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气流上升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其中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B. 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 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D. 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2.若图示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密切,其依据是

①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农村      ②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

③海陆热力环流显著          ④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中新社北京2016年11月9日电 秋冬之交本是天高云淡, 层林尽染的季节。但由于同期中国北方陆续进入供暖季,每年此时,中国北方也随之进入“雾霾季”。雾由水汽凝结形成,霾由大量PM2.5等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上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A. 太阳辐射 大气的削弱作用  地面反射  大气辐射

B. 太阳辐射 大气的削弱作用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C. 地面辐射 大气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D. 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出现雾霾时,会导致

A. 丁增强    B. 丙增强    C. 乙减弱    D. 甲增强

 

查看答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左下图)

材料二: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上面表格是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指出,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由于人口迁移导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不一致。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

(2)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原因。

(3)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4)有人认为,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就是放弃坚持30多年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多生多育,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每年增加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四五十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规模。

材料二 近年来“逃离北上广”已成为一个时髦概念,但淘宝迁徙数据(如图)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人口依旧呈正向流入趋势。与此同时,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

材料三 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北上广”等地的“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城市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

(1)人口大量流入“北上广”可能给这些大城市带来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广东省人口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3)专家表示,特大城市人口膨胀根源在于产业和功能过度聚集,因此有必要对特大城市功能和产业进行疏解,主动舍弃一些产业,“掉一些肉”。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掉一些肉”指的是哪些产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