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中新社北京2016年11月9日电 秋冬之交本是天高云淡, 层林尽染的季节。但由于...

中新社北京2016年11月9日电 秋冬之交本是天高云淡, 层林尽染的季节。但由于同期中国北方陆续进入供暖季,每年此时,中国北方也随之进入“雾霾季”。雾由水汽凝结形成,霾由大量PM2.5等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上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A. 太阳辐射 大气的削弱作用  地面反射  大气辐射

B. 太阳辐射 大气的削弱作用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C. 地面辐射 大气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  大气逆辐射

D. 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出现雾霾时,会导致

A. 丁增强    B. 丙增强    C. 乙减弱    D. 甲增强

 

1.B 2.A 【解析】 1.据图中箭头特点可知,甲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乙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丙为地面辐射,丁为大气逆辐射。故选B。 2.出现雾霾时,大气中颗粒物增多,会增强大气逆辐射,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左下图)

材料二: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上面表格是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指出,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由于人口迁移导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不一致。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

(2)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原因。

(3)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4)有人认为,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就是放弃坚持30多年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多生多育,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每年增加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四五十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规模。

材料二 近年来“逃离北上广”已成为一个时髦概念,但淘宝迁徙数据(如图)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人口依旧呈正向流入趋势。与此同时,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

材料三 随着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北上广”等地的“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城市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

(1)人口大量流入“北上广”可能给这些大城市带来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广东省人口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3)专家表示,特大城市人口膨胀根源在于产业和功能过度聚集,因此有必要对特大城市功能和产业进行疏解,主动舍弃一些产业,“掉一些肉”。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掉一些肉”指的是哪些产业。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两大城市群面积及经济密度对比图。

材料二 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来源地对比图(2010年统计数据)。

材料三 《201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至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 415.27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 433.62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同比下降1.5%,2014年外来常住人口为996.42万。这是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十五年来首现负增长。

上海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增速变化

(1)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密度比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低的原因有哪些?

(2)分析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来源地构成的异同及影响原因。

(3)描述1978—2015年上海常住人口数量和增速的变化特征。

(4)分析2015年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开始减少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我国劳动人口增量变化(含预测)。

(1)简述我国劳动人口变化的特点。

(2)简析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3)若我国劳动人口持续减少,请分析其弊端。

 

查看答案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下图为2000~2010年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是因为其(  )

A. 地理位置居中    B. 人口基数稳定

C. 经济实力雄厚    D. 交通网络发达

2.据图推断,图示时段(  )

A. 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加快    B. 中部地区人口迁移规模稳定

C. 珠江三角洲转为人口净迁出地区    D. 长江三角洲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