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某区域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地形基本以( )为界,...

读“某区域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地形基本以(     )为界,明显分为(     )和(     )两类.

(2)A地区的气温为25.3℃,若只考虑高度变化,B地的气温约为(     )℃.两类地区气候状况比较,气温(     );降水(     ).判断降水量不同的依据是(     ).

(3)观察图中的人文地理特征,可以看出聚落分布的特点:①(     );②(     ).

(4)A城区成为当地商业中心的条件是(     ).

 

(1)200米等高线(或铁路线);平原;山地 (2)18(或16.9--19.3℃之间);平原高于山地;山地多于平原;山区水系发达 (3)沿河流、交通线分布;平原多、山区少 (4)交通方便,人口集中;有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合理即可) 【解析】整体分析:海拔200米以下是平原,200米以上为山区。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先判断两地的相对高度,再计算气温取值范围。商业中心形成条件,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有稳定商品来源销售区。 (1)根据等高线,该区地形基本以200米等高线或铁路线为界,明显分为平原和山地两类地形。 (2)A地区的气温为25.3℃,若只考虑高度变化,两地的相对高度约1000-1400米,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B地的气温范围是16.9--19.3℃之间,约为18℃,两类地区气候状况比较,气温平原高于山地;降水山地多于平原。判断降水量不同的依据是图示山区水系发达,河流众多。 (3)观察图中的人文地理特征,可以看出聚落分布的特点是①沿河流、交通线分布;②平原多、山区少。 (4)A城区成为当地商业中心的条件是有铁路经过,交通方便,人口集中。聚落规模大,有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名称).

(3)B地终年受(     )的控制,形成当地相应的气候特点:(     ),与之相对应的陆地自然带是(     ).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     )(气候类型),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     )带.

 

查看答案

读“太平洋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洋流的流向,受风带影响的是(     ).

(2)图中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其分布规律按时针运动方向,北半球为(     ).

(3)按照洋流性质分,②④为(     ),对沿岸气候起到(     )作用.

 

查看答案

读下面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到D时节气是(     ) 

(2)2017年9月14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AB、BC、CD、DA四段中的(     )段;此时段地球的公转速度在逐渐(     )(变快或变慢).这个时间段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查看答案

河口三角洲、冲积扇均位于河流入海口,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查看答案

在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非常明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