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为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夏季分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为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夏季分布状况,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降雨量仅140 mm,冬季盛行偏北风。

(1)说出PQ、QR两段河谷地形的差异,并指出产生差异的因素。

(2)说明QR河段沙洲形成过程。

(3)分析甲地沙丘形成过程。

(4)有人提议在R处筑坝发电,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PQ为峡谷,QR为宽谷;岩石硬度;河流流速 (2)PQ段上游河流流速快,侵蚀力、搬运能力强,携带泥沙量大;QR段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沙洲 (3)(甲处上风向河床宽阔,)冬季枯水期大片沙滩裸露,偏北风将沙搬运至甲处,因山地阻挡,风速减小,风力沉积形成沙丘 (4)赞同。理由:R处为峡谷,筑坝工程量小,上游为宽谷有利于储水。不赞同。理由:水量小,可能导致生态破坏(或: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PQ段河谷狭窄,为峡谷地形,QR河谷较宽阔,为宽谷地形。这种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硬度与河流流速。岩石坚硬,侵蚀慢,反之,侵蚀快。落差大,流速快,河道窄深。反之,河道宽浅。 (2)图中QR段上游河流流速快,侵蚀力、搬运能力强,携带泥沙量大。在QR段流速缓慢,携带泥沙能力小,泥沙沉积,形成沙洲。 (3)读图,甲处盛行偏北风,上风向河床宽阔,冬季枯水期大片沙滩裸露,偏北风将沙搬运至甲处。受南侧山地阻挡,风速减小,风吹送的沙尘沉积形成沙丘。 (4)从地形条件分析, R处为峡谷,筑坝工程量小,上游为宽谷有利于储水。简单说,具备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这一条件,所以赞同 。结合该地降水量,河流水量小,电站建设可能导致生态破坏,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所以不赞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奥卡万戈三角洲(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 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两地区沙漠成因的差异。

(3)据材料二,从聚落规模、聚落发展两个角度比较丙、丁聚落,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

读“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试从内、外力两方面分析,甲地貌的形成原因。

(2)关于乙地与天津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典型植被相同  B.1月盛行风风向相同

C.河流汛期相同  D.结冰期较长

(3)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图中所示地区更为突出的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查看答案

左图为地质构造示意图,右图为河流沉积与流速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图1中①②两处的地质构造。任选其一,指出所对应岩层的变化特点。

(2)简述图1中所示水循环环节的外力作用表现。

(3)据图2信息,比较图2中甲、乙地貌形成过程的差异。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  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  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

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凹坑。壶穴一般是由于河水流量增加,带动上游的石块向下游流动,当石块遇上河床上的岩石凹处无法前进时,会被水流带动而打转,经历长时间后形成圆形孔洞,称为壶穴。图5为我国东南沿海某河谷中风化坑和壶穴的空间分布图(注:O米表示观测地点的高度)。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信息,下列关于河谷风化坑和壶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风化坑多发育在位置较高、坡度较陡的河谷区域

B. 河流壶穴发育位置较低,分布在-1米的河谷区域

C. 由于流水不断侵蚀打磨,壶穴口径边缘坑坑洼洼

D. 风化坑在河床相对抬升后,由积水风化而形成

2.图中能正确反映废弃的河流壶穴逐步转化为风化坑的顺序是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