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议,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请你为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的观点提供论据。

 

(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论据:该区域西邻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解析】试题分析:(1)风力强劲的因素主要从地形及距离冬季风源地的远近角度分析。读图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区,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且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说明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距离冬季风源地近,河谷的走向与风向一致,对风阻挡作用小,两条河流在H县城附近交汇,且该地峡谷较窄,容易形成风口。 (2)沙源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二是该地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水汛期与枯水期明显,河床裸露提供沙源;三是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M地刚好处于冬春季节的下风地带,风沙在此沉积。 (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两种观点都会有自己相应的论据,首先,认真思考两种观点,看哪一种观点你提供的论据更加充分、更具有说服力;其次,选择相应观点,结合选择观点提出相应论据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我过西南地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  )

A.     B.     C.     D.

2.图中  (  )

A. 甲处侵蚀作用强烈    B. 乙处是外力侵蚀形成的谷地

C. 丙处最适宜修建大坝    D. 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查看答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拔1200米的盘吉尔塔格山岩体多为火山岩,岩石中含丰富的碳酸钙,形成独特的火成岩石林景观(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2.形成该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 物理风化和风力堆积    B. 冰川侵蚀和风力侵蚀

C. 风力堆积和流水侵蚀    D. 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

 

查看答案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图6中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960-197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

A. 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早    B. 东北地区冻土厚度偏薄

C. 西北地区天山雪线降低    D. 南方冻雨频次偏低

2.与1960年相比,1980年黄河  (  )

A. 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加剧    B. 径流量增大,下游洪涝严重

C. 泥沙沉积量大,海岸线前移速度快    D. 结冰期较长,凌汛灾害严重

 

查看答案

读下表,回答问题。

该海域沿岸

A. 盛行东南信风,为热带季风气候    B. 有暖流经过,为热带草原气候

C. 有寒流经过,降温增湿明显    D. 存在上升流,渔业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

下表为纬度50°附近欧洲和南美西部沿海两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乙地冬季气温高于甲地冬季气温,其原因是乙地(  )

A. 纬度和海拔更低    B. 太阳高度更大和白昼更长

C. 沿岸暖流影响大    D. 该纬度地带海洋面积更大

2.导致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 地形    B. 大气环流    C. 洋流    D. 海陆位置

3.甲地的地带性植被为  (    )

A. 温带草原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温带落叶阔叶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