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汉江上游干流呈东西走向,穿行于秦岭,大巴山之间,河段弯曲系数1.78,河流两岸为...

汉江上游干流呈东西走向,穿行于秦岭,大巴山之间,河段弯曲系数1.78,河流两岸为古老变质岩,河谷形态均以峡谷为主,河宽大致相近,河槽长期稳定,形态规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汉江上游河槽长期稳定、形态规则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植被覆盖率高,河流侵蚀作用弱

B. 基岩为古老变质岩,岩性硬度大

C. 河道平直,侧蚀作用不明显

D. 水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

2.下图中能表示汉江古老变质岩及其形成过程的是

A.     B.     C.     D.

 

1.B 2.D 【解析】 1.由材料可知,汉江河流两岸为古老的变质岩,而变质岩岩性较硬,不易北侵蚀,所以河槽形态规则,故选B。 2.读图,根据岩石圈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甲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丁为岩浆岩,丙为岩浆,②为外力作用,所以表示变质岩的为乙是在④(变质作用),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a为北半球海平面某区域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    B. 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

C. 丙地近地面风速大于丁地    D. 丙地近地面气压低于丁地

2.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是

A. 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B. 气温降低,刮风下雨

C. 连续阴雨,风力加大    D. 湿度增加,风和日丽

 

查看答案

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草方格沙障可以

A. 黏合沙粒    B. 吸取地下水    C. 拦截水分    D. 减少下渗

2.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A. 技术难度小    B. 成土时间短    C. 环境污染小    D. 资金投人少

3.与东部地区相比,沙漠改造后种植西瓜的优势是

A. 土层厚    B. 温差大    C. 降水多    D. 风力大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某河流流域内海拔最低的地区是 (  )

A. 东南部    B. 西北部

C. 西南部    D. 东北部

2.水流速度最快的河段是(  )

A. 甲乙河段    B. 乙丙河段

C. 丙丁河段    D. 丁戊河段

 

查看答案

读“山西、陕西两省简图”,完成问题。

  素有“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该区域重要的耕作业区,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

马尔马拉海是世界最小的海。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马尔马拉”在希腊语中是大理石的意思,沿岸地区自古就开采大理石、花岗岩和石板等。海岸陡峭,平均深度 183米,最深处达1355米。沿岸城镇均为兴旺的工农业中心,有些是旅游胜地。

(1)描述马尔马拉海的位置特点。

(2)根据地壳物质循环规律,分析附近大理石和花岗岩资源丰富的原因。

(3)分析该地气候特点,指出该区游客数量多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