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图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指出甲处附近植被...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图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指出甲处附近植被的破坏对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3)在甲、乙两地中寻找地下水资源,应选择____地,并说明理由。

 

(1)使陆地水体不断补充更新,维持了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了不同纬度间、海陆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2)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 (3)乙 乙地为向斜,向斜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解析】整体分析:海陆间大循环,使陆地水体不断补充更新,维持了水的动态平衡。实现了海陆间物质的迁移,能量的交换。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能力降低,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含沙量增大。 (1)图示水循环是海陆间大循环,使陆地水体不断补充更新,维持了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了不同纬度间、海陆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实现了海陆间物质的迁移,能量的交换。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地表形态多样。 (2)甲处附近植被的破坏,植被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能力降低,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径流量增大,侵蚀能力强,河流含沙量增大 。 (3)乙地为向斜,向斜为良好的储水构造,寻找水源应选择乙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昌市全境海拔在1500m以上,地形以中山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78.9%,高山、低山分别占1.1%和3.4%;河谷平坝面积占16.4%。全年无雨日多达250天,太阳能资源丰富。下图为西昌市位置示意图。

(1)简析西昌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分析西昌被称为“小春城”的原因。

 

查看答案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该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作出安排。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 全球各地区气温普遍上升    B. 全球各地区降水量减少

C. 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D. 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

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大量使用制冷设备  ②大量砍伐森林 ③过度排放酸性气体 ④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假设全球平均气温大幅度下降,将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物种大量灭绝    B. 海平面上升    C. 森林面积增加    D. 陆地面积缩小

 

查看答案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图示区域植被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洋流

2.该区域可能位于

A. 欧洲西部沿海    B. 辽宁东部沿海    C. 福建沿海地区    D. 地中海沿岸

 

查看答案

地球各圈层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代表水在各圈层的循环过程,其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     B.     C.     D.

2.各圈层对土壤产生的影响是

A. 大气圈影响土壤的形成速度

B. 岩石圈提供了有机质

C. 生物圈提供了成土母质

D. 水圈提供了矿物质

 

查看答案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图中洋流的形成与风带直接相关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