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安徽省固镇县以当地种植的红薯,用传统工艺加工粉丝已有200年的历史。2007年成...

安徽省固镇县以当地种植的红薯,用传统工艺加工粉丝已有200年的历史。2007年成立了“固镇县金香丝专业合作社”,申报了“金香丝”商标。其生产的“金香丝”粉丝保持原汁原味的山芋芳香,是原生态绿色食品,在第十一届上海农展会上显露风采,深受上海市民喜爱。其生产工艺现已成为蚌埠市中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读下图,回答问题。

(1)归纳固镇县发展粉丝生产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2)分析粉丝生产对固镇农业生产的影响。

(3)固镇粉丝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当地盛产红薯,原料丰富;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原生态绿色食品,品质优;深受市场欢迎,有市场;皖北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交通便利,与经济发达地区联系方便等 (2)有利:促进红薯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加快红薯品种的改良和种植技术的革新;推动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不利:管理不当,可能导致农业结构单一化;长期单一的红薯生产,可能导致土壤肥力的降低,影响农业生态环境 (3)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开发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实现产品的多元化;申报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完善配套建设,开发农业旅游 【解析】本题以“金香丝”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工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原料、发展历史、政策、交通、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固镇县发展粉丝所具有的优势条件有以下:该地盛产红薯,红薯是粉丝的原料;加工粉丝具有200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固镇县金香丝粉丝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是政府的大力支持等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固镇县的交通比较便利,有利于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 (2)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加工对区域农业的影响。粉丝的大量生产,能够促进该地区的红薯的大量种植,所以能够加快红薯的改良和种植技术,推动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粉丝大规模的加工生产,还能够促进红薯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 (3)分析一个地区的农业可此续发展要从科技、市场、生态方面分析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可以从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开发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新产品,实现产品的多元化;申报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完善配套建设,开发农业旅游等方面发展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姓氏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理解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使河南成为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造成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生态环境    B. 经济

C. 政治    D. 社会文化

2.近30多年来,我国不少省份人口姓氏越来越复杂,下列省份中最典型的是(  )

A. 甘肃省    B. 河南省

C. 四川省    D. 江苏省

 

查看答案

洛杉矶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最大城市。墨西卡利是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首府,有公路、铁路和航空线通向全国各地及美国西南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洛杉矶已成为美国石油化工、航天工业等的最大基地,影响其航空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环境优美    B. 知识和技术    C. 劳动力丰富    D. 市场

2.近年来,墨西卡利电子加工工业发展迅速。其发展电子加工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紧邻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信息联系方便    ②地质构造稳定,便于设厂 ③土地价格、工资水平低 ④原料丰富,便于就近加工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下图为“中国大陆‘鬼城’前50名部分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原来地理学上的“鬼城”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B. 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C. 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D.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2.“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

A. 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

B. 虚假城市化越明显

C. 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

D. 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查看答案

下图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A. 海南    B. 四川

C. 广东    D. 浙江

 

查看答案

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湿润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