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中甲、乙、丙三地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读图,回答17-18题。 1.与甲地...

下图中甲、乙、丙三地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读图,回答17-18题。

1.与甲地相比,丙地

A.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B. 市场广阔,农产品商品率高

C. 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D. 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

2.影响甲、乙、丙三地的地域类型产生差异的主要条件是

A. 经济条件    B. 交通条件    C. 社会条件    D. 自然条件

 

1.D 2.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要求学生熟悉我国南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差异,及其形成的条件。 1.与甲地相比,丙地人口稠密,生产规模小,A错;农产品商品率低,B错;机械化水平低,C错;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D对。 2.甲、乙、丙三地自然条件差别大,特别是气候条件差别较大,乙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气温高;甲地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少,气温低,决定农作物种类不同,耕地类型不同,所以影响甲、乙、丙三地的地域类型产生差异的主要条件是自然条件。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海水稻是能够在海水中生长的水稻。我国海水稻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2016年10月12日,青岛成立由袁隆平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青岛明年将在滩涂上种植海水稻,用半海水浇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种植海水稻需要投入大量的

A. 劳动力    B. 农药、化肥    C. 淡水    D. 机械设备

2.青岛成立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最有利的条件是

A. 雨热同期的气候    B. 滩涂面积广

C. 劳动力充足    D. 种植经验丰富

3.下列省区适合推广种植海水稻的是

A. 广东、江苏    B. 青海、陕西

C. 江西、福建    D. 云南、广西

 

查看答案

2016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法规是:城市主导用地布局模式由“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城市主导用地布局模式采用“大院式”主要考虑的是

A. 便于管理    B. 人口密度    C. 城市结构    D. 交通通达度

2.以下城市功能区中最适宜采用“街区式”布局模式的是

A. 仓储区    B. 绿化用地    C. 大型居住区    D. 学校

3.我国城市主导用地布局模式由“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将会

A. 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B. 降低城市商业网点密度

C. 分散城市功能区布局    D. 改变工业用地的空间格局

 

查看答案

广珠城际轨道交通线由北面广州南站连接南面中山北站和珠海机场站,并设一支线由中山市小榄镇接驳江门市新会区,是广东省重要的一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读广珠城轨站点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广珠城际铁路开通后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促进了广州、珠海两城市的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②缓解了京港澳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③决定修建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④拉动中山市城镇迅速向南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结合地理区位理论,广珠城际铁路最有利于中山市城镇等级和规模扩大的是

A. 南头    B. 南朗    C. 小榄    D. 古镇

 

查看答案

网约车是出租汽车的一种形式。据统计,一辆出租车或网约车占用城市道路资源相当于15-20辆私人出行小汽车,一辆公共汽车占用城市道路面积65平方米,而运能相当的60辆小汽车占用1600平方米城市道路。结合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表:佛山市2014—2016年前3个季度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情况

1.结合材料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网约车占用道路资源比私人小汽车小

B. 公共汽车比私人小汽车运能大,灵活性好

C. 网约车的运行对近3年来佛山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拥堵起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D. 近3年来佛山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拥堵可能与网约车有关

2.为了更好地解决佛山的城市拥堵状况,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 公共汽车占用道路资源少,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B. 鼓励私人小汽车以“拼车”方式出行

C. 合理规划道路,建设立体交通枢纽

D. 大力发展网约车,以便充分利用城市的道路资源

 

查看答案

读上海外来人口来源地中人口比例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上海外来人口来源地中人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河南人口增加量最大    B. 江西人口减少最明显

C. 湖北人口变幅较大    D. 湖南人口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

2.外来人口迁入对上海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B.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龄化进程

C. 彻底缓解了地区就业压力    D. 加重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