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年底以来,越南南部湄公河...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541866697/QQ/WinTemp/RichOle/%253%5b6%25ZX3KL)CK@IC%7bP4~YVC.png

 

    2015年年底以来,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洲正遭遇90年来最严重旱灾,近百万人缺乏日常生活用水,近16万公顷旱季稻稻田受灾。近期,旱情与海水入侵灾害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到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图8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

请分析2015年年底以来越南干旱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的措施。

 

原因:旱季气温高,蒸发强;暖湿空气比往年弱,降水少;河水水位低,海水入侵,影响灌溉;旱季水稻种植面积大,需水量大。 措施:国际合作,上游放水补枯;压缩水稻种植面积,种植耐旱作物;生活生产节约用水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干旱的成因,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来分析。受厄尔尼诺的影响,该地今年暖湿气流的强度较小,降水较少,再加上旱季气温较高,蒸发旺盛,使得干旱加剧。河流水位偏低,导致海水倒灌,水质下降,不宜灌溉,此时水稻需水量较大,旱灾严重。措施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在国内要压缩水稻种植面积,种植耐旱作物;生活生产节约用水;利益方面可以寻求国际合作,是上游国家放水补枯。 【考点定位】旱灾的成因及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旅游地理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旅游业态越来越丰富。如在长三角地区的德清、奉化等地乡村,在华跨国移民投资乡村旅游,经营民宿、度假村、庄园、俱乐部、休闲餐饮等,被形象称为“洋家乐”。“洋家乐”不仅满足外籍游客群体的需要,而且客源地扩大到中国游客。

分析在华跨国移民选择在长三角地区投资经营“洋家乐”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西省风能资源主要富集于鄱阳湖区域,特别是鄱阳湖北部约70千米长的湖道两侧,该区域为江西最具开发前景的风电场所。江西省规划到202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98.7万千瓦。

材料二  鄱阳湖地区主要风电场分布图。

../../../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541866697/QQ/WinTemp/RichOle/06VRMV7R%7bB%7dR_H3)3%5d1%60VAA.png

 

材料三 鄱阳湖为我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其湖面和周边的湖滩基本已经纳入自然保护区的范畴。

(1)分析鄱阳湖北部风能丰富的原因。

(2)简析环鄱阳湖地区大力发展风能发电的社会经济原因。

(3)说明环鄱阳湖地区大规模发展风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处为世界上最大的湿地—潘塔纳尔沼泽地,面积季节变化明显,生物资源丰富,鸟类众多。每到雨季,那里就像一片一望无际的海洋,此时,人们可以一边乘船在植物稀少的水面上自由行走,一边欣赏在树枝上嬉戏的各种飞鸟和无数只聚集在高地上的珍奇动物,乙处河段洪水期为5月~6月。左图示意R河流流域分布,右图示意甲地气候资料图。

(1)分析乙处河段洪水期形成5月-6月的原因。

(2)阐述甲处湿地鸟类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

(3)说明甲处湿地发展野生动物观光旅游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三江并流地区雪峰横亘,山高谷深,地貌类型多种多样。每年2至4月是云南的旱季,但甲处却总会出现小雨季,导致怒江水位上涨,因正值沿岸桃花盛开,故称“桃花汛”。下图是沿27°N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三江并流地区最不典型的地貌类型是

A.冰川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风蚀地貌          D.流水地貌

2.甲地出现“桃花汛”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气温回升,对流旺盛                     

B.春季气温回升,冰川消融

C.西南风带来水汽,地形抬升                   

D.东南风带来水汽,地形抬升

3.金沙江部分河谷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垂直植被带逆向演替现象,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坡度

 

查看答案

下面左图为“黄河中又局部区域图”,右图为“咸阳-潼关河床的陡坡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建设三门峡枢纽后咸阳--潼关河段河床的纵坡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咸阳水位下降           B.潼关河床抬高        

C.支流汇入水量增多       D.人为取水量大

2.据图判断,建设三门峡以后,下列地理现象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A.咸阳到潼关大力发展航运               B.洛河的水速变快

C.潼关上游的黄河干流含沙量变小         D.渭河涝灾增多

3.从三门峡到入海口黄河水量的变化及原因分别是()

A.变大 季风气候区降水补给               B.变大 水库调节作用显著

C.变小 蒸发下渗无支流汇入               D.变小 全球变暖降水减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