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该区域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该区域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城市的气候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乙—④丙—③丁—②           

B.甲—③乙—①丙—②丁—④

C.甲—④乙—②丙—①丁—③           

D.甲—②乙—①丙—③丁—④

2.②所示城市夏季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太阳辐射

 

1.D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甲、丁位于大西洋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②、④,甲纬度较低,所以冬季气温较丁地高些,所以甲对应②,丁对应④。乙位于半岛中部,大陆性较强,冬夏温差最大,对应①。丙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对应③。所以D对。A、B、C错。 2.②所示城市夏季气温较低,是因为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A对。位于沿海平原,气温较低与地形无关,B错。海陆位于与丁相同,不是主要因素,C错。甲比丁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辐射应强,所以太阳辐射不是主要因素,D错。 【考点定位】气候类型的判断、影响气温的因素。 【名师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 1、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1)纬度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2)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差下;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3)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广的地区温差小,裸露地区温差大 2、大气:锋面活动、天气状况 1)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过境时,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较低) 2)天气状况:白天多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全天多云,昼夜温差较小;全天晴天,昼夜温差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 3、地形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 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温差较小(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蒸发量的影响) 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温差较小(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 7、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图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若甲、乙两城市分别使用东八区和西八区区时,在一个太阳日内,两城市同属一天的时间为

A.6小时            B.8小时             C.16小时               D.18小时

2.甲城和乙城所在地区气候类型相同,而且该气候在当地分布面积均较小,其原因主要是

A.两地大气环流均较弱                   

B.甲乙两处均受寒流影响

C.两地均是高原为主的地形               

D.甲处因海陆分布,乙处因地形影响

 

查看答案

读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复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西部的平原地区,地势西高东低

B.该区域地形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以山地丘陵为主

C.图中干流的西部支流主要补给水源是西部高山的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

D.该区域降水量总体上自南向北递减

2.有关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

B.热带经济作物多产,主要有甘蔗、可可、剑麻等

C.农业生产的发展严重破坏了热带雨林,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D.60°经线穿过的附近地区地形平坦,降水丰富,水稻种植业发达

3.图中A、B两城市都是世界名城,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A.都是所在国家最大的港口

B.气候类型都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C.都是所在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D.影响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都是在河流入海口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问题。

1.与甲乙丙丁四国特征相符的是

A.澳大利亚、索马里、日本、印度            B.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索马里

C.日本、印度、索马里、澳大利亚            D.索马里、澳大利亚、日本、印度

2.图中箭头所示,最有可能的是

A.①表示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B.②表示资源和能源的输出

C.③表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D.④表示资金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查看答案

某游客的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2时15分,霞光就撒满了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美誉的某边境小镇的市场上,这儿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据此判断回答题。

1.读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位于

A.①图中           B.②图中          C.③图中                D.④图中

2.小镇市场上聚集的境外商人,最有可能来自的邻国是

A.朝鲜             B.韩国            C.俄罗斯                D.蒙古

 

查看答案

2014年2月8日,国家海洋局在京以视频连线形式举行我国在南极建成的第4个科考站泰山站的建成开站仪式,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南极地区地形特征主要表现为

A.跨经度最广                 B.地处高纬度      

C.绝大部分被冰雪覆盖         D.受海洋影响大

2.南极地区地形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气候严寒的根本原因      B.是降水稀少的根本原因  

C.产生烈风酷寒              D.加剧烈风酷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