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索契区域示意图”和“索契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1.索契1月气温高于0...

读“索契区域示意图”和“索契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索契1月气温高于0℃的原因是(    )

A.纬度低,气温高

B.地势比四周低,起保温作用

C.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D.大高加索山对冷空气的阻挡和黑海的增温作用

2.索契作为冬奥会举办地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

①冬季晴天多,阳光充足    ②冬季降水多  ③河网密布,便于开展水上项目

④附近有高山,积雪多,利于泳雪项目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3.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冬季北部海域有较长时间的结冰期。图示的①~④条冰冻界线中,正确的是(    )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1.D 2.A 3.B 【解析】 试题分析: 1.1月份时北方冷空气持续南下,但索契位于大高加索山的南边,大高加索山对北边冷空气起到阻挡作用;此外索契位于里海沿岸,里海对索契气温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故选D。 2.冬奥会主要是一些雪上项目,故选项中和降雪多有关的为其优势条件。由于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到中纬西风从里海带来湿润的气流,遇到大高加索山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由于高山海拔高,降水为降雪,故选A。 3.由于里海北部有大量淡水注入,故里海北部沿海附近有一些区域会结冰,与之符合应为②线,故选B。 考点:索契气温、降水及里海冰冻线的考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某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M山地南、北两侧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均为热带草原气候

B.北为热带草原气候,南为热带荒漠气候

C.均为热带沙漠气候

D.北为热带雨林气候,南为热带草原气候

2.M山地北坡山麓地带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B.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

C.处于东北信风的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

D.地势低,且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3.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M山地位于(    )

A.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查看答案

现代高速铁路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以桥代路”的做法。图中四地“以代路”的作用是(    )

满分5 manfen5.com

京沪高铁陆桥     杭州湾大桥     贵州清水河大桥 青藏北部清水河大桥

A. -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      B. -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C. -避免山崩滑坡的危害       D. -缩短宁波到上海的行程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某沿海区域,近年来该区域气温不断上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区域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低纬度

2.有关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自西向东递减    B.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C.甲地可能为山岭          D.沿海有暖流流经

 

查看答案

图甲表示潜水位等值线,图乙表示图甲中XY两地间的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①地的地下径流方向是(    )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东向西

C.自西南向东北      D.从北向南

2.在资源利用上,图中显示该地存在的问题是(    )

A.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地盐碱化

B.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

C.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

D.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沙漠化

 

查看答案

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之间,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M为中央谷地中某城市,该城市的平均海拔为52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M城冬季的降水量明显少于旧金山,其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高低

C.距海远近       D.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2.中央谷地的农作物种植一年可以收获2-3次,主要依赖于(    )

A.土地面积大      B.灌溉系统发达

C.地形平坦        D.临近消费市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