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20世纪80年代受惠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该地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规划和管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 “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分布示意图”(图甲)和“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产值比重图”(图乙)。

满分5 manfen5.com

(1)根据图乙简述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4分)

2)近年来,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有利影响。(4分)

 

(1)轻纺工业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 (4分) (2)①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或产业结构调整);②就业机会增加;③加快工业(城市)化的进程。(4分)(答出2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85年—2000年,轻纺工业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发展。 (2)产业转移增加了迁入地的就业机会,拉动迁入地经济发展,并加快迁入地城市化进程。 考点:产业结构变化和产业转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箭头①②③所代表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名称分别:(3分)

                     

                     

                     

(2)我国南水北调的原因是                                 ;(2分)西气东输与西电东送的原因是                                 。(2分)

(3)暑假时期沿④路线旅游,沿途可以看到下图所示景观,该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3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纬度地带)分异

B.垂直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经度地带)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查看答案

“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满分5 manfen5.com

(1)新工业区向城市外围迁移主要是为了                                                 (2)

(2)现拟在①、②、③地中选择两处布局高级住宅区、化工园,请完成最佳选址方案并简述其理由。(6分)

 

高级住宅区

化工园

选址地点

 

 

选址理由

 

 

 

查看答案

图为“英国、阿根廷主要畜牧业 (图中阴影所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满分5 manfen5.com

(1)甲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乙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         (2

2)英国每年阿根廷进口大量        牛肉牛奶),其选择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2

3)甲所示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特点是                                (2

 

查看答案

2014年2月7日至23日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索契市举行,下图为“索契地理位置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满分5 manfen5.com

(1)第22届冬奥会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北或南)半球,索契市的白昼时间将逐渐变(长或短)        。(2分)

(2)索契冬奥会竞赛场地主要位于大高加索山脉的南部山区,原因是                 ;索契市区冬季气候非常温暖,主要原因有                                                         。(4分)

(3)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海水质不断恶化,成为名副其实的“黑”海,请你为黑海的治理提出若干合理的措施                                                                             。(2分)

 

查看答案

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甲、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    )

A.种植业、畜牧业    B.畜牧业、林业

C.畜牧业、种植业     D.种植业、林业

2.当前甲、乙、丁三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    )

A.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

B.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湿地破坏

C.森林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

D.湿地破坏、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