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_____________...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甲为我国_____________地区;乙为我国_____________地区。

(2)比较A、B两地区的农业生产,完成下表。

 

A地区

B地区

耕地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农业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

 

 

(3)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请简要分析为什么能形成商品粮基地?(从自然、人文等方面分析)

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东北 长江中下游平原 (2)   A地区 B地区 耕地类型 水田为主(1分) 旱地为主(1分) 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1分) 商品谷物农业(1分)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高(1分) 低(1分) 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旱涝灾害(1分) 热量不足(1分) (3)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力高;夏季高温多雨。 人文条件:地广人稀;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雄厚。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范围轮廓、图中水系轮廓,可判断甲为东北地区,乙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2)A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条件优越,单产高,可一年二熟到三熟。受季风气候影响旱涝灾害多发。B地区为三江平原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因纬度高蒸发弱,地势低平易积水,多沼泽湿地。为我国营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单产较低,热量条件差是限制当地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3)东北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是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势平坦,黑土土壤肥力高,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人文条件主要有:地广人稀;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雄厚。 考点: 区域地理、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一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9分)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甲代表___________,常年在甲控制下形成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对应第二幅图15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

(2)第二幅图中气候类型G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夏季主导风向是               ,冬季主导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模式图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最右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⑤的递变体现了地理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⑤⑥⑦的地域分异,主要受_________条件控制。

 

查看答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河网密布,水资源较为丰富,生产、生活过程中不会出现缺水现象。

 

查看答案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波动上升。

 

查看答案

为解决我国面临的“油荒”、“电荒”等能源问题,应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查看答案

产业转移影响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会增加就业压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