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该图中A地区位于世界两大裂谷带之一的攀西大裂谷上,但却冬天胜似春天,被称为四川的...

该图中A地区位于世界两大裂谷带之一的攀西大裂谷上,但却冬天胜似春天,被称为四川的“三亚”,它就是攀枝花。这里有富甲天下的矿产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而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冬日三绝”,即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生长时间最快的密集鲜花和罕见的温泉。读攀西地区冬季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6ec8aac122bd4f6e

⑴图中,A处温度范围是多少?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大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⑵据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地拥有“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的原因。

⑶请评价当地经济发展的条件。

 

⑴10-12℃    特点:总体上自南向北温度递减,局部地区出现弯曲或闭合。原因:纬度因素;地形复杂或多山地、高原,地表崎岖。 ⑵原因:该地位于河谷的背风坡、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少,故阳光充足。由于太阳辐射强,河谷地区得季风难以进入,所以温暖。 ⑶有利条件:矿产资源丰富,光热水充足,生物资源丰富,适合立体农业开发;旅游资源丰富,适合旅游业发展。不利条件:地形复杂,多地质灾害;交通没有东部地区发达,地区的对外开放性较弱等。 【解析】(1)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分析可知。原因从纬度、地形等方面分析。(2)从地形方面分析天气晴朗,阳光充足,冬季风影响小。(3)评价条件从利弊二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条件从矿产、自然条件、旅游资源、交通、开发程度等方面分析利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该图为某日纬度30°至极点地区的日照图,其中弧OA是晨线,弧OB是昏线,弧AMB大于180°,G是极点。据此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此时A点的地方时   

A.在0-6时之间                               B.在6-12时之间

C.在12-18时之间                           D.在18-24时之间

2.在一个回归年内,随着O点的移动,A点或B点日出地方时的变化幅度可达到

A. 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查看答案

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的水汽压(e)和饱和水汽压(es)之比,即f=e/es×100%,它是空气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读饱和水汽压与温度关系图,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空气M的相对湿度约为     

A.63.5%      B.73.5%      C.80%       D.125%

2.若不考虑空气水汽压的变化,M地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的季节一般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查看答案

该图示意某地锋面过境时等温面分布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该锋面为

A.北半球冷锋                                               B.北半球暖锋

C.南半球冷锋                                               D.南半球暖锋

2.甲、乙、丙、丁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甲、乙、丙、丁四处,位于冷气团中的有    

A.一处                        B.两处                        C.三处                        D.四处

 

查看答案

该图为南半球某地区图,图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等压线,实线表示等高线,R1为输水管道,R2、R3为天然河流,L地剖地剖面可见某地质构造,读图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示时刻

A.甲地降水概率人于乙地          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C.甲地吹偏东风           D.乙地吹偏北风

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L地为“向斜成谷”     B.R1可自流输水

C.近地面气流辐散       D.R2西流补给R3

 

查看答案

2011年我国因大雨而发生内涝的城市将近20座,且城市内涝严重。据此回答问题。

1.一般而言,城市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都高于郊区,这是由于

A.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高压区

B.城市建筑物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

C.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

D.城市大多位于沿海低地

2.暴雨对城市的“突发性考验”将“城市病”暴露无遗同,“城市病”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质量下降              ②交通拥堵       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④排水系统能力弱         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

3.下列不属于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措施是

A.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

B.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

C.城市排水系统标准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D.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以降低人口密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