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c1] 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

 

6ec8aac122bd4f6e

 
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c1] 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2.[c2] 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其主要原因是                                  

3.[c3]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                                。为了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其针对性的措施有:                                                  等。

 


 [c1]56.

 [c2]57.

 [c3]58.

1.[c1]  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    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   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3分,每空1分)  2.[c2]  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2分)  3.[c3]  砍伐森林    大规模的工程活动    加强植树造林     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      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 (共5分,每空1分)  [c1]56.  [c2]57.  [c3]58.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1.[c1] 

 

 
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                                    

2.[c2] 甲处的地质构造为             ;地形类型为             ,其形成原因是      

                                                                           

3.[c3] 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    地(甲或丙),理由是                                                         

4.[c4]  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

A. 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B. 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 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 使水能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5.[c5] 图中①②③三个水循环的环节,目前人类活动可以施加影响的是             ,具体的措施有:                      ;                     (至少说出2个)。

 


 [c1]51.

 [c2]52.

 [c3]53.

 [c4]54.

 [c5]55.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发展中国家的一大城市形成发展示意图”,三图为三个阶段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比较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c1] 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2.[c2] 比较三幅图,城市的发展和工业区的分布变化,说明                     对城市区位有很大影响。

3.[c3] 由图t1到t2,该城市发展的变化表现在:①                                  ;②                                   ;③                                  

4.[c4] 由图t2到t3,该城市发展变化表现在:①                 ;②                

                       ;④                     ;⑤                     

5.[c5] 从三幅图的城市发展变化预测,未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将进入城市化的________阶段。

6.[c6] 6ec8aac122bd4f6e
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因为                  以及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造成的。

以下为选做部分

A组(适合选择“任选模块一”的考生)

 


 [c1]45.

 [c2]46.

 [c3]47.

 [c4]48.

 [c5]49.

 [c6]50.

查看答案

 

右面三幅图集依次表示“某区域1月、7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a、b、c三点分别表示三个地区。读图回答问题:

 

1.[c1] 图示三个地区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代号是      ,其主要原因是                

2.[c2] a地区所属气候类型是                   ,该地区气候的特点是                     。C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该地区气候的特点是                    

3.[c3] 最适宜修建滑雪场的地区代号是         ,理由是                                

                                      

 


 [c1]42.

 [c2]43.

 [c3]44.

查看答案

 

右图是“某岛国地形图”,该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7045美元,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2∕3的土地适宜农牧,畜牧业产值占出口总值的70%以上。据此回答:

1.[c1] 从五带划分来看,该国属于           带;从东西半球来看,该国位于            半球。

2.[c2] 该国地形类型与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3.[c3] 该国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日本相似的是            

4.[c4] 该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该岛国发展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是                 

                                           

5.[c5] 该国多火山、地热、温泉的原因是        的交界处。

 


 [c1]37.

 [c2]38.

 [c3]39.

 [c4]40.

 [c5]41.

查看答案

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项 目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人口(亿人)

14.42

15.47

16.00

粮食消费量(亿千克)

6056

6838

7360

人均粮食需求量(千克)

420

442

460

 

材料二:1999-2003年我国耕地减少情况分析

年份

开发复垦增加耕地万Km2

耕地合计减少量

万Km2

各种因素造成的耕地减少比例(%)

生态退耕

农业结构调整

建设占用

自然灾害毁损

耕地净减少

万Km2(万亩)

1999

40.5

84.2

46.9

12.7

24.4

16.0

43.7(654.9)

2000

29.1

125.4

60.9

21.2

13.0

4.9

96.2(1443.5)

2001

20.2

83.0

71.2

5.4

19.7

3.7

62.7(941.7)

2002

26.0

202.7

70.3

17.2

9.7

2.8

176.7(2649.7)

2003

21.0

284.4

78.6

11.6

8.0

1.8

253.0(3806.1)

   资料来源:《1999-2003年国土资源部土地变更调查》(注:括号内单位为万亩)

 

1.[c1] 从材料一中可知,我国粮食消费的趋势是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                                                      

2.[c2] 从材料二中可看出:我国开发复垦增加耕地最多的年份是       年;因建设占用导致耕地减少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年,约减少了              万亩。

3.[c3] 分析材料二:1999-2003年我国耕地数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4.[c4] 请从气候、地形、水源三方面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条件:                                                            

 


 [c1]33.

 [c2]34.

 [c3]35.

 [c4]36.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