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辉煌中国》电视纪录片,展示了20...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辉煌中国》电视纪录片,展示了2013—2017砥砺奋进的五年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厉害了,我的国”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

    片中数据显示:我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了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成为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我国的谷物、肉类、花生、茶叶稳居世界第一;新型能源汽车销售位居世界第一;华为、小米、联想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异军突起,华为稳居全球电信设备制造商第一;载人航天、北斗导航、C919大型客机、航空母舰、高速铁路科技创新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5940美元提高到8000美元……

    材料二:中国道路的确立解决了中国近代以来面临的挨打、挨饿、挨骂的问题,真正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坚持中国道路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中国道路的自信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中国近几十年最受世人关注的首先是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建国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惊人的“跃迁”。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以及迸发的经济活力直接拉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从人美经济发展史来看,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堪称“奇迹”。

    材料三:60多年前,梁漱溟曾向国人发问:“中国以什么贡献给世界?”60多年后,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逐步提高的中国能为世界贡献什么是令人必须回答的时代问题。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来的中国道路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中国道路是一条对内求发展、对外促和平的道路。这条道路向世界贡献了发展红利、发展经验、发展机遇和发展理念。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对世界而言就是巨大的发展红利。这种红利体现为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以及迸发的经济活力直接拉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的发展让13多亿人直接受益,为减少世界贫困人口作出了贡献;中国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身份履行国际义务。

(l)分析材料一,是什么使“厉害了,我的国”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

(2)结合材料用所学知识判断,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否已经发生改变?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成就”对当代世界发展的贡献。

 

①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②我国自主创新、科技影响力大幅增强;③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⑤主要工农业生产居世界前列。⑥对世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2)虽然我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总体来说,①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收入还比较低;②我国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不全面、不均衡的。所以我国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基本国情没有变。 (3)“中国成就”减少了世界贫困人口,拉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使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发挥巨大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提升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使世界文明丰富多彩。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解析】 (1)本问考查我国备受世界瞩目的原因。仔细审题,“厉害了,我的国”,主要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的发展成就。这些成就有力的向世界说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升,究其原因,这与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经济发展的高层次、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主要工农业生产的位置以及对世界所做的贡献等角度具体进行说明。 (2)本问考查对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的认识和理解。虽然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具体来看,对现阶段的国情的认识,我们主要应该从整体上,我国的人口国情、建设的基础、生产力与世界的差距、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角度进行分析、整理,最后的出问题的结论。 (3)中国的发展成就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对中国成就对世界的影响的认识,我们主要应该从减少了世界贫困人口、拉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使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发挥巨大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提升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使世界文明丰富多彩、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等角度进行归纳整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探析宪法精神。

某校九年级在学法守法宣传月活动中,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些任务:请你参与进来,按要求完成任务。

(任务一:确定活动主题)

(1)请你依据以下材料,猜猜同学们将围绕哪部法律确定活动主题?

(任务二:依据主题选取材料)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国家领导人依法宣誓

材料二:历次修法都改了啥?

修法时间

修法依据

修法内容

1988年

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后,大量私有制经济和多种所有制形式出现。

第十一条增加:“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1999年

20世纪末,一系列基本法律陆续出台,法治基础已经具备。

第五条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04年

以人为本,人权思想深入人心。

第三十三条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018年

随着全面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发展,法律监督体制更需完善。

一百二十四条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的组织和职权由法律规定。

 

摘自:中国之声

(2)如果让你再增加一则材料,你会选什么?

(任务三:根据材料有问有答)

(3)从这部法律与国家机关和公民的关系看,它具有怎样的权威性?两则材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治国方略?

(4)阅读材料二,请你概括法治和改革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感悟文化传承。

2017年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陪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参观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体会三大殿中文名称中蕴含的“和”的中国文化传统;观看钟表、木器、金属器、陶瓷、纺织品、书画等文物修复技艺展和珍品文物展,并欣赏京剧表演。当两位元首谈及古代文明的历史时,习近平向特朗普介绍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他说: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我们这些人也延续着黑头发、黄皮肤,我们是龙的传人。

(1)习总书记的言行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文化充满着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源自哪里?

(2)三大殿的“和”蕴含着哪些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3)请从你的回答中选取一个角度,说说你如何将“和”的传承落实在行动上?

 

查看答案

拥有公民意识。

材料一: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噼里啪啦放鞭炮……燃放鞭炮作为中华民族千年延续下来的传统习俗,是老百姓用来驱邪避灾、传递喜庆的重要方式。

材料二: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实行烟花爆竹禁放的城市有138个。自2017年12月1日起,根据<保定市主城区禁止、限制燃放烟花爆竹规定>.保定市主城区内全年禁放烟花爆竹,有效期5年。

(1)从我国环境状况看,新年燃放鞭炮带来的是喜庆还是悲情?

(2)有人对禁放规定表示不赞成,请你用所学道德和法律知识对他们进行劝说。

 

查看答案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主席深深牵挂着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帮扶政策

A. 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B. 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的自治权利

C. 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唯一途径

D. 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状况

 

查看答案

目前,我国高铁国产化率超过90%,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回望过去,从“衬衫换飞机”到 “高铁换大米”,“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高速前进。这

①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结果

②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取得的成就

④说明我国已经进人经济强国行列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