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2017 年 3 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

材料一:2017 年 3 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总则编,规定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定,在民法典中起统领性作用。

材料二:四川新闻网广安9月8日讯“我院受理程某申请执行孟某民间借贷纠纷案中,发现被执行人孟某涉嫌拒不执行判决的犯罪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等规定,特将相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9月6日,邻水法院在“执行大会战”活动中,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用足强制措施,成功移送公安追究刑事责任1人,对“老赖”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结合材料,完成以下试题:

(1)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法律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材料二中“老赖”的行为违背了什么精神?

(3)严惩“老赖”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启示?

 

(1)民法原则:①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民事权益原则; ②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③自愿、公平、诚信原则; ④遵守法律、尊重公序良俗原则; ⑤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2)契约精神 (3)①从小应该树立契约意识,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②切实履行自己的承诺,这是我们将来在社会中、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的立身之本。 ③强化规则意识,树立契约精神,是我们遵纪守法的重要表现。 【解析】 (1)本问考查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法律活动的基本原则。根据所学知识,学生可从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民事权益原则;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自愿、公平、诚信原则;遵守法律、尊重公序良俗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等角度组织答案。 (2)根据所学知识,契约精神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法治精神。从题文中的老赖的种种行为中可以看出,是违背了契约精神。 (3)题文中的老赖因为违背了契约精神,最终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告诉我们要从小应该树立契约意识,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切实履行自己的承诺;强化规则意识,树立契约精神,做到遵纪守法,学生据此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改革开放之前,农民老刘家人多地少,生活在贫困之中,改革开放后,头脑灵活、不怕吃苦的老王发展起了林蛙养殖,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富裕后的老刘不忘帮助其他农户,经他培训的十几家农户都发展起自己的林蛙养殖,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道德与法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富裕后的老刘不忘帮助其他农户……”体现了我国倡导的怎样的富民政策?(2)从老刘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的基础是什么?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创造财富?

(3)为了实现我国所倡导的富民政策中的目标,我们应坚持和完善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国家财富积累大增,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到2017年,我国的GDP达到82.7万亿元,在世界上的排名稳居第二,仅次于美国。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元旦贺词中说到:“这一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

阅读材料,运用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

(3)材料二中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实施的哪些战略?与习近平主席的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哪一个发展理念是一致的?

 

查看答案

2019年12月20日,将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日。20年来,澳门民主政治有序发展,经济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对外交往不断扩大。这一事实说明

A. 国家统一是我国社会进步的根源

B. “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 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我国已经实现了祖国的和平统一

 

查看答案

“家务劳动我能行”,这是某校2019年寒假布置的家务劳动作业。要求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做,并帮助家庭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长远看,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是

A. 有利于减轻父母负担,培养亲子感情

B. 有利于培养勤于劳动的好习惯

C. 有利于形成完全独立生活能力

D. 有利于提高自身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查看答案

民法总则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绿色原则”是我国民法立法的一大突破。它有利于

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可持续发展 

②倡导公民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③引导企业采用节能减排的生产工艺 

④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