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童年河 赵丽宏 ①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童年河

赵丽宏

①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缓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无法把它留住,它的涟漪和浪花会轻轻地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似乎总是没有长大。

②七岁那年,父亲到乡下接雪弟去上海,可雪弟并不想去。

③乡下房子的后门外面是一条河,雪弟天天在河边走来走去,他喜欢在河岸玩,喜欢河边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迎面吹来的风中,有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有油菜花的香味。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树上的鸟在唱歌的时候,河里的鱼也在忙着,它们虽然无声无息,却是水里活泼的精灵。这一切,到了上海就再也看不见了。

④阿爹说上海也有河,叫苏州河,比这里的小河宽得多,河里有很多船,小舢板、大帆船、机器船,来来往往热闹得很。可雪弟还是不想离开乡下,不想离开亲婆。

⑤亲婆对他说:“雪弟,亲婆也舍不得你离开,不过你妈妈在上海盼你去呢。我的孙子最听话了,去吧。”

⑥听着亲婆的这些话,看着她没有几颗牙齿的嘴巴一张一合,雪弟突然觉得鼻子发酸,眼泪就像小虫子在面孔上爬,怎么也赶不走……

⑦离开乡下老家的情景,就像一幅画。

⑧一支竹篙在河岸上轻轻一点,木船就摇晃着在河面上滑动了。老家的房子和宅子边的树浮在河面上,一点点往后退。亲婆站在老宅后门口,一头稀疏的白发在风中飘动,她是这幅画的中心。

⑨亲婆的身影越来越小,终于被芦苇的绿荫遮住了。这时,雪弟突然听见很多人在喊他的名字,一簇簇黑头发在起伏的芦苇梢上一冒一冒地闪现,这是镇上的孩子们在岸上追他呢。那些孩子跑到石桥,趴在栏杆上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雪弟听不清他们在喊什么,只看到石桥在往后退,孩子们的身影渐渐缩小,最后化成眼睛里的模糊一片……

⑩阿爹坐在船舱里,默默地凝视雪弟:“雪弟,到上海后,你就要上学了。等放暑假,你就可以回乡下来看亲婆,来和你的伙伴们玩。老家不会逃走的,你说对不对?”

⑪阿爹问“你说对不对”时,雪弟感觉自己被当成大人对待了。他喜欢这种感觉。他一边点头,一边问阿爹:“为什么不让亲婆一起去上海呢?”

⑫“亲婆年纪大了,她在乡下住了一辈子,不愿意搬家。上海的新家现在什么也没有,等家里都安顿好了,一定想办法把亲婆接来。”

⑬雪弟看着在河岸上浮动的芦苇和树梢,不再说话。他在想,上海的新家,到底是什么样子。阿爹说的那条苏州河,和身边这条河,是不是一样呢?

1.选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那些孩子跑到石桥,趴在栏杆上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2)迎面吹来的风中,有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有油菜花的香味。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3.结合文章,请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你对文章末句的理解。

 

1.叙述了7岁的雪弟随父亲乘船依依不舍离开老家的故事。 2.(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孩子摇动的手臂比作风中的芦叶,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伙伴们和雪弟依依不舍的情形。 (2)这段话属于景物描写,语言朴实优美,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乡下老家优美宁静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老家的留恋与热爱。 3.结构上:以问句结尾,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意蕴悠长。内容上:这是雪弟的心声,表现了雪弟对老家、对亲婆、对玩伴的依恋不舍,同时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情节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用“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的格式来概括。注意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本文叙述了7岁的雪弟随父亲乘船依依不舍离开老家的故事。 2.(1)此题主要是赏析语句运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需要结合语句分析出该修辞的表达效果以及表现的人物的情感。“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孩子摇动的手臂比作风中的芦叶,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伙伴们和雪弟依依不舍的情形。(2)本题考查学生对景物描写及其作用的赏析能力。“迎面吹来的风中,有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有油菜花的香味。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属于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具有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本题主要从“描写乡下老家优美宁静的生活”和“对老家的留恋与热爱”两个角度考虑。 3.本题考查文末语句的作用。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内容上,这是雪弟的心声,表现了雪弟对老家、对亲婆、对玩伴的依恋不舍,同时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结构上,以问句结尾,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意蕴悠长。散文的结尾在内容上一般有深化或升华主旨的作用,在结构上要注意照应的作用,答题时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1)同学们去鲁迅博物馆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到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参观后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2)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上面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______,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是______。“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__________的心情。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作者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B.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C. 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中的《荷花淀》《芦花荡》两篇小说以白洋淀为背景,讲述了冀中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和抗日军民坚毅不屈的精神。

D. 《湘行散记》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一部散文集,是他构建的“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查看答案

下列语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令尊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坚持去跳广场舞,身体棒棒的。

B.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

C.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这句话中的动词有“爬、折、寻”。“在地上或桂花树上”是修饰说明“寻蝉蜕”的地点的。

D. “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这句话中的“疲倦不堪”可换为同义词“疲惫不堪”,语意不改变。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 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 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 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查看答案

下面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历史上美丽的楼兰古国,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B. 高铁动卧的出现,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能够蜷缩在被窝里旅行,幸福感油然而生

C. 春天,植物园内的樱花绽放,那美景真是美不胜收

D. 网传山东师范大学74岁老教授因看错课表旷课,他煞有介事地向同学们道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