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流转(zhuǎn) 雪骤(zhòu) 烂漫...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zhuǎn)     雪(zhòu)     漫(làn)     菡(dàn)

B. (xù)        斜(qī)        别(jué)     絮叨叨(xù)

C. 蔽(yīn)       粼(lín)       并(tì)      翻来去(fù)

D. 妹(zǐ)        分(qí)        央求(yāng)    尊君在(fǒu)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ABD三项正确。C项修改为:“并蒂(d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以“是          触动我的心灵”为题作文。

要求:①先补全题目,然后作文;②可以叙述故事,可以抒发感情,也可以阐发哲理;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感谢北大踹了我一脚

徐宪江

“北大踹了我一脚,当时我充满了怨恨,现在却充满了感激。”“如果一直混下去,现在可能是北大英语系的一个副教授。”说这句话的人,办了一个叫新东方的学校,他叫俞敏洪。

1985年,俞敏洪北大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由于在外做培训惹怒了学校,当时北大给了他一个处分。他觉得待下去没有意思,便选择了离开,那是1991年,他即将迈向人生而立之年。离开北大成了他人生的分水岭,无论怎样,离开北大对俞敏洪来说都是一次挫折。

人生中,很多时候会遇到挫折,会遭遇冷落、鄙视,乃至被人侮辱、糟蹋的经历。有的人会因此一蹶不振,难以忍受而逃离或者倒下,而有的人却能承受住这一切,把这一切当成成功的动力,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成功人士。

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个演员,如今声名显赫,但是,他在成名的路上却受了许多折腾,被人踹了很多脚,这个人就是成龙。

20世纪70年代,在香港演艺圈中初出茅庐的成龙,接演了一部戏,戏中的三个女演员都不喜欢他。一位有名的女演员,坐在那边跟编剧讲,我怎么会喜欢他?大鼻子小眼睛的。成龙强忍着泪,还要给坐着的她鞠躬。

为了请著名的武侠小说家古龙给自己写一个剧本,成龙每天陪他喝酒。宴席上,左一大杯,右一大杯敬古大侠,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拼命往下喝。喝完以后,古龙却说:“我怎么会给他写这个剧本?我要写,也得给个好看点的演员写。”酒醉的成龙,跑到厕所吐,抱着同事哭得泪流满面。

岁月沧桑,世事变幻,30多年后,成龙在全世界拥有了超过3亿的影迷,成为唯一一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下手印、脚印、鼻印并被美国《人物》杂志评选为100位当今“全球最伟大影星”的中国演员。

在CCTV《艺术人生》节目中讲述那段往事时,他说:“我经历了无数这种遭遇,但是我没有生气,我还要感谢他们,请他们吃饭。因为不是他们这些话,我不会努力,也不会有今天。”

罗曼·罗兰曾说道:“只有把抱怨别人和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生命是一次次的蜕变过程,唯有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才能拓展生存的空间。学会对屈辱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受到打击和嘲笑,不是愤恨难消,而是借此打击来锻炼自己的心性品格。感谢打击你、冷落你、嘲讽你、折腾你的人,谢谢他们给了你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

《孟子·尽心上》说:“知耻而为人,知耻而后勇。”被人排挤、遗弃、折腾能够唤醒我们的自尊,被人鄙视或许算是一种耻辱,但如果能感谢鄙视自己的人让自己“知耻”,就是一种大境界了。

生活和事业到底是上升还是下坠,完全取决于你如何看待人生。倘若在遭受打击时,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之处,当你细细品味痛苦的滋味、慢慢咀嚼失意惘怅之时,你就永远不会忘记这种刻骨铭心的感受。此时若能化挫折为动力,化困境为动力,那些打击你的人,就是上天给你最好的礼物,也是上天给你最好的成全。成功是来自贵人的提携,也是来自小人的激励。若没有重重跌倒过,就不会想要风风光光再站起来!

跟逆境干杯,向敌人致敬,英雄往往就是诞生在这样的时刻,这也是你重新认识自己的关键所在。

1.比较俞敏洪和成龙的事例,试总结他俩有怎样的共同点。

2.文中引用罗曼·罗兰和《孟子·尽心上》的名言有什么作用?

3.困难、挫折对有志者来说是一笔财富。请你再为本文补充一个事实材料。

4.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挫折的理解。

 

查看答案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乡村梧桐

刘文波

①梧桐是乡间的俗女子。她没有窈窕的身段和华裳美冠,只有粗枝大叶的一袭粗布绿萝袍,从春穿到秋。浆洗了几水也不知道,到了秋末,已是漂白、泛黄。梧桐是忙碌在锅台灶间,穿梭于田埂场院的村妇,乡下的檐前屋后总少不了她的身影:一身烟火气。

②在乡下的树中,梧桐似乎比其他的树悟性要慢许多。春气初暖,其他的树如柳树、槐树、杨树已经偷黄转绿,不经意间已是绿满枝头了。而梧桐才如贪睡的村夫,还想睡个回笼觉——最终禁不住春风细雨的催促,才懵懵懂懂地露出头来,吐出毛茸茸的嫩芽,稚拙地憨憨地笑着,一点也不性急。

③但憨有憨劲。没多久,叶片由婴儿拳头般大小变成大人的巴掌了,再过几天又变成了老汉头顶上的斗笠。此时,树下已是浓荫匝地,日光再也照不透地面。所以,在农村里,人们喜欢在庭院里栽梧桐。长得快,易成材。古语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肯定不是说的梧桐。梧桐将生长快慢拿捏得很是火候。

④长得虽快,但梧桐材质却疏松。所以收藏家们都将“桐”“杨”“柳”归为柴木,身价比不上楠木、紫檀等豪门贵戚的文采风流。但如果全这样看待梧桐,那的确是委屈了它了。在我看来梧桐是土气而不俗气,甚至是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象征,是隐于民间的隐士。

⑤雨打芭蕉是江南的韵事,而在北方,我们却也有夜雨听梧桐的雅兴了。疏疏密密的雨点是素手调弦琴,硕大肥美的梧叶便是古筝、扬琴、京胡、琵琶了。雨密风狂是弹起《胡笳十八拍》,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雨疏风歇,则是弹起《高山流水》,余韵悠扬,又如风过荷塘,暗香飘送。因此才女李易安才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境。

⑥秋风乍起,万物萧疏,这是自然界的不二定律,谁都抵挡不住自然法则。梧桐发芽如老妇抽丝,但梧桐的落叶却让人感泣。住在乡下的人常有这样的体验:第一场严霜落下的晚上,在夜间深睡的人们常会被院子里噼里啪啦的声音惊醒,以为是落雨了,雨紧潮急的。然而,透窗而入的月光分明是晴空万里的。待打开窗看,原来是梧叶飘飘,急遽地从枝头落下,步履匆匆,不容置疑的,让人惊异。

⑦人衣衫单薄的时候,梧桐枝叶茂密,为人遮风挡雨;人穿棉戴帽时,梧桐却褪尽铅华,光着身子,独对长天,瑟缩在风雪中。古诗云:“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时还故处?”梧叶虽是落于树下,但落叶归根却是很少有的事。勤快的人不多久就会将树叶扫干净,上下光秃的梧桐树显得更加孤单。其实,不仅对于梧桐是这样,人也是一棵移动的树——一旦离开了暖巢故土,就很难再回到原来的地方。“人挪活,树挪死”,其实是心里苦涩的人安慰的话。

⑧城市里很少见梧桐,但却多的是法桐,枝叶婆娑,树姿婀娜,妩媚生姿。坚硬的柏油路,喧嚣的噪,桐在城里是水土不服的。朴实土气的梧桐不讨城里人的喜爱,它只能给乡下人带来福气:因为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1.依据第②~⑦段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梧桐的状态

春气初暖

 

盛夏时节

 

秋风乍起

 

隆冬时节

 

 

 

2.为什么说梧桐是“隐于民间的隐士”?

3.简要赏析第⑥段中画线句。

4.本文多处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试举例说明。

5.从全文看,作者对乡下梧桐是高度赞扬的,但是第④段中为什么说它“长得虽快,但梧桐材质却疏松”?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乙)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注释)①斫:砍。②箕踞(jījù):古人的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③衽(rèn)席:古代睡觉用的席子。④岈然洼然:(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地一样低陷。⑤垤(dié):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溪而渔      临:_________  

(2)苍颜白发      苍颜:_________ 

(3)染溪        缘:_________  

(4)吾之未始游  向:_________

2.下列对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于/负者歌于途    B. 颓然乎/其间者

C. 悠悠乎/与颢气俱    D.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段写众客宴酣欢乐和(乙)段写作者游西山宴饮之乐的语句各是什么?

5.(甲)(乙)两段文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龟虽寿

曹  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画线诗句蕴涵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2.“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