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好日子为何养出弱孩子 【材料一】中学生运动会记录“沉睡”40年无人破、高中班里引...

好日子为何养出弱孩子

【材料一】中学生运动会记录“沉睡”40年无人破、高中班里引体向上少有人达标、体育课长跑改短跑……在多地调查发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中小学生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体质下滑引发“好日子养出弱孩子”的担忧,被广泛关注。

【材料二】广州市教育局公布的2016学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结果显示,对比《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优秀率仅2.6%,不及格率达16.2%,重度近视率为49.8%。

大连某小学一位从事23年体育教学的教师表示,他能明显感觉出孩子们体质的下降。“2000年前后,我带过1993年出生的孩子训练,60米能跑到6秒1,100米能跑到11秒94,现在体校找这样的孩子都很难,100米跑12秒78的就算不错了。”这位教师说。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统计显示,我国各级各类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有7000个左右,而在美国,仅体操一项就有5000个左右。

【材料三】业内人士表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相互之间缺乏支撑和内在联系,“三张皮”没有缝成“一件袄”,导致学校体育缺少社会体育的课外支持,竞技体育在组织孩子们普及锻炼方面仍有提升余地。

西部某省会城市体育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多地体育系统与教育部门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人才共育体制机制,难以调动孩子运动的积极性。

北方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刘和昌表示,由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社会体育组织是民办性质,由体育主管部门支持建设,场地却属于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下的学校,在场地使用、经费支持等方面仍有待探索出激励性更强的政策。

我们小时候课余时间踢足球、打篮球都‘玩疯了’,现在的家长却生怕孩子磕着碰着,有的甚至为此找老师、找学校。”宁夏银川市体育总会秘书长丁晓晶说,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最直接,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看法”,有时对孩子的选择是决定性的。

【材料四】专家建议,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不能越养越弱。应加强青少年健康素养和运动技能的培育,整合社会、学校、家庭力量参与,倡导家庭体育,让运动健身真正成为青少年的生活习惯。

虽然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但记者梳理发现,不少省份的细则至今仍未出台,多位体育部门工作人员建议,将学生的达标测评纳入学校的考核范围,适当提升体育课比重,探索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实行问责。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谦等建议,在继续加大力度助推中小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的同时,应鼓励体育部门、相关协会、社区等广泛推广亲子、家庭体育运动项目,通过举办家庭趣味田径赛、智慧体育进家庭等活动,让体育运动在社区、家庭扎根。

1.好日子却养出弱孩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写出你从材料二中得出的三条有价值的结论。

3.下列表述与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 今天孩子的体质之所以越来越弱,是因为居民生活水平太高了造成的。

B. 今天广大孩子的体质要增强,光靠家庭是不够的,它还需要社会和学校力量的共同参与。

C. 现在的家长生怕孩子因为踢足球、打篮球而受伤,所以都去找老师和学校,希望能不参加体育运动。

D. 只要中小学校的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孩子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就一定能够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1.学校体育缺少社会体育的课外支持;多地体育系统与教育部分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人才共育体制机制;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生怕磕着、碰着;不少省份对孩子体质健康状况不够重视等。 2.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整体堪忧;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我国各级各类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的数量与美国比较起来差距太大等。 3.B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材料,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根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材料二可概括为学校体育缺少社会体育的课外支持;材料三可提取“我国多地体育系统与教育部门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人才共育体制机制”;“现在的家长却生怕孩子磕着碰着,有的甚至为此找老师、找学校”等。 2.试题分析:探究题。所谓探究题,简单地说就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质疑、另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抽测优秀率仅2.6%,不及格率达16.2%,重度近视率为49.8%”说明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整体堪忧。“能明显感觉出孩子们体质的下降”说明中小学生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我国各级各类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有7000个左右,而在美国,仅体操一项就有5000个左右”说明我国各级各类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的数量与美国比较起来差距太大等。 3.试题分析:A“是因为居民生活水平太高了造成的”理解错误。C应该是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D“一定能够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说法绝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简单

①台湾作家三毛曾写过名为《简单》的散文,结尾的话是这样的:“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②在这个世界上行走,是不易,是很累。不可知的危机等着你,剪不断理还乱的无尽纷扰纠缠着你。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渴望着简单,也就不奇怪了。

③欲求简单,简单生活,简单做事,愿望是好的。但要做到,并不简单。

④熊培云说:“最简单的东西我们可能看不见——但它们确实真实存在。”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简单的内涵在简单的话里凝练到了极致。

⑤在身心压力与日俱增的现实中,很多人感觉活得疲惫。简单做人,简单从事,成了内心的追求。学生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希望老师布置的题目最好简单点; 职场男女希望老板不要把乱麻似的工作每天压到自己身上,尽量简单点; 更头疼的是繁文缛节的人际交往、无休无止的应酬,在虚情假意中迎送,在言不由衷中往来,实在是驱不散的麻烦。还有职场和人际中那些搬弄是非、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明争暗斗……置身如此人生境地,简单成了奢望。于是,有人远离喧嚣尘世,躲进深山,刻意营造晨耕暮归、粗茶淡饭的“返祖”生活。这样的生活,形式上看来是简单了,但还没有还原到真实的简单,更不用说达到贝聿铭所言的简单之美了。

⑥快刀斩乱麻式的简单,只是暂时的逃避。循序渐进,对“此地”的生活删繁就简,也许才会抵达简单的真实彼岸。

⑦一开始就简单的事情,无所谓简单。只有经历过复杂后的简单,过滤了麻烦后的简单,才是真正的简单。

⑧简单不是草率从事,不是随性乱为。简单是对复杂的有效调理,是对麻烦的积极破解。简单就是要让头绪尽量少,可以不复杂就不必复杂。许多年前有个画展,其中一幅作品,是墙上一大滩溅开的色彩,说是抽象画。问画家是怎么创作出来的,他轻松回答,很简单啊,把色料揉成一团扔上去就成。这不是简单,这是乱来。为使咏春拳在实战中更有效发挥作用,一代宗师叶问淡化其他拳种里花拳绣腿的套路,创出了近身快打拳法。看上去比原先简单多了,但在实际搏击中非常实用。到了李小龙,不但继承了叶问的形,更悟到他的神。到美国后,把原有拳法进一步改进,自创截拳法。出拳快而准,不少人看了认为太简单,殊不知在实战中屡出奇效。

⑨把简单事情复杂操作,是愚蠢之举;把复杂事情简单处理,而且处理得当,才是拥有人生智慧的高明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请分析第⑥段画线句中“也许”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使至塞上》: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2)《无题》: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3)《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忆秦娥 娄山关》:____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

(5)《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

(6)《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8)李商隐《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带回去交给她就行了。

B.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C.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 令爱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俄罗斯举行规模空前的阅兵式,目的在于向人们发出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B. 在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各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以增强人们抗灾、防灾、减灾的意识。

C.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必须发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有句古话:“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这是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人的痛切之言。

B. 学校对面三、四百米处有一家网吧,有的学生考完试就来到这里“减压”,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C. 《时间都去哪儿了》在唱响我们心灵深处温存记忆的同时,也让我们思索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D.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