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阅读 台城 作者:(晚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

古诗阅读

台城       作者:(晚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①.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②.南朝陈后主在台城营造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楼,以供游玩,并自谱《玉树后庭花》,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③.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本诗题咏台城,也有凭吊六朝古迹之意,诗中“六朝如梦鸟空啼”一句含义隽永,此句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妙?请加以赏析。

3.结合三、四句简要分析一下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1.答: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2.答:、①“空”字用得最妙,此句中有“白白地”“徒劳地”的意思,台城经过历史变迁,六朝像梦一样地消失,只剩下鸟儿空自寂寞地叫着。一个“空”字传达出诗人历史兴衰的感慨,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 3.台城柳色年年依旧繁荣茂盛,既不管人间兴亡,也不管面对它的诗人会引起多少感慨,所以诗人说它“无情”.柳“无情”,正透露出人的“有情”,诗人以自然景物的“无情”反衬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唐王朝走向没落的伤痛。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在春风中摇荡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容易使人想起繁荣兴茂的局面。当年十里长堤,杨柳堆烟,曾经是台城繁华景象的点缀;如今台城已经是“万户千门成野草”,而台城柳色却“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繁荣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已经逝去的六代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台城堤柳,却既不管人间兴亡,也不管面对它的诗人会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所以说它“无情”。说柳“无情”,正透露出人的无限伤痛。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这类试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如有修辞格,可综合起来分析作答。诗中“六朝如梦鸟空啼”中的“空”字用得最妙,其意是“白白地”“徒劳地”的意思。“六朝像梦”,台城经过历史变迁,只有不解人世沧桑、历史兴衰的鸟儿空自寂寞地叫着,一个“空”字流露出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的无限感伤。据此理解作答。 3.试题分析:体味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意象来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从诗歌所表现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古典诗词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大多较为含蓄,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本题可以从叙写 “柳无情”反衬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唐王朝走向没落的感伤方面来分析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

材料二: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2009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年10月9 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材料三:

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

1.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

B. 国内外都认为,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C. 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

D. 我国对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2.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写出两点即可。

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和建议。不少于50字。

 

查看答案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4)________________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5)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__________________, 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8)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查看答案

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

B.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中“出身官僚家庭……组织大罢工”“造反者”是毛泽东。

C. 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

D. 红军长征: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查看答案

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②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

③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

④人无信不立。“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⑤诚实做人,讲求信用,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

A. ①②⑤④③    B. ④②①③⑤    C. ③④①②⑤    D. ①④③②⑤

 

查看答案

请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要在海量搜索结果中精确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我们必须具备筛选信息和快速浏览的能力。

B. 从深海载人技术到量子保密通信,从“天眼”到“悟空”,中国对科学和技术“无人区”的探索日渐逐步成为常态。

C. 继《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之后,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又成为一股综艺。

D. 2017年,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深圳第五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