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古时候,用“令尊”“...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 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 立”有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C 【解析】 试题分析:“申猴”后是“酉鸡”,小明应该属“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 

                            ,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①我想,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辟总结 

②我们的社会难以传承深邃的智慧、伟大的精神 

③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 

④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 

⑤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3) 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4)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

(5)《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晴川、芳草”二句极富有人情味,诗作的思想品味也因此跨进更为高远的境地。

(6)《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物自比,抒发诗人惆怅、郁闷之情。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zhōng______的赞赏。

这张脸……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gù____思想的囚牢。

每逢骤雨cù____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畅,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zhì_____息。

 

查看答案

天石砚铭(并序)

(宋)苏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

(注释)①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②发墨:指砚台磨墨易筋浓。③先君:这里指苏洵。④祥:吉祥之兆。⑤主:以……为主,着重于。⑥当涂:地名。⑦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  )

A.    奇山水,天下独绝

B. 铭曰  公输盘楚造云梯之械

C. 明年至黄州  明年,政通人和

D. 砚不复得  石兽于水中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3.文中“赐”“付”都是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

因以轼,曰:“是文字之祥也。”   甚喜,以迨、过。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苏轼在砚铭中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对比阅读

[甲]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选自《水调歌头》)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加点的字。

酒问青天

竹柏影也

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知/天上宫阙

B. 我/欲乘风归去

C.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 相与/步于中庭

3.请找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相对应的作品原句。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 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 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 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5.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