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这个世界上不乏痴心的人。你或者就是一个痴情于某种事、某种景、某种物品的人吧;你身...

这个世界上不乏痴心的人。你或者就是一个痴情于某种事、某种景、某种物品的人吧;你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吧。请你以“    痴”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先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将题目补充完整(如“花痴”“诗痴”“文痴”等),然后写作。

物形象。

 

书痴 书是人类知识的源泉,如果一个人不读书,他便只生存在一个渺小的世界里。 当我还在妈妈肚子里时,我就特别的不老实,经常肆无忌惮地又踢又打,可是,当妈妈拿本书读时,我便乖乖地安静下来,好像听懂了书里的话。等我出生后,书便成了我最亲密的伙伴。《365夜》、《格林童话》、《唐诗》……都是妈妈一页页读给我听的。每次妈妈都提前讲好条件,读两篇就睡觉。可每次都说话不算话,因为我每次都听不够,缠着妈妈再讲一篇、再讲一篇……直到妈妈困得睁不开眼睡着了,我还意犹未尽。等我再大点,妈妈就教我认识拼音,说我认识了拼音,就可以自己看书了,想看什么看什么,不用求妈妈了。我就特别认真地学会了拼音。真的耶,我晚上看带拼音的书,想看哪一篇就看哪一篇,再也不用缠妈妈了。有时候妈妈睡醒一觉一看,我还在看得津津有味。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故事书已不再是我的最爱。不知何时,我迷上了校园小说。《男生日记》、《女生日记》、《校园里的小黄蓉》……我为他们学校里多姿多彩的生活而羡慕,自己的学校生活怎么不是这样,也为他们纯真的友谊而感动。我去图书馆,为的就是找校园小说。只要有一本校园小说,我宁可不吃不睡也要读下去。妈妈说我这样不行,书没让我上进,反而拖累了我,这样知识面也没打开,还陷进去了。后来妈妈又给我挑了《福尔摩斯探案集》、《爱的教育》、《昆虫记》、《地球之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不仅读了,而且还爱上了它们。 现在,我读的书都是老师和妈妈精心挑选过的书,我不仅感兴趣,而且知识面也越来越宽。这样,我才是名副其实的书痴! 【解析】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要围绕“痴”做文章。“痴”指的是对事情、事物非常感兴趣,以至于到了痴迷的程度。题目可以是“如“花痴”“诗痴”“文痴”等。题目确定后选取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采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窗外的风景》,完成下列小题。

窗外的风景

赵淑萍

春末,我三爹出院回家。他在医院的病床上躺了一年,一点都动弹不了,从一个春天到另一个春天。现在,他还不能自行下楼,只能拄着拐杖,在室内走动。每一次我来,他都伫立在窗口,久久凝视着窗外。窗外是司空见惯的绿地。

有一天,我带来一盆花,放在窗台。

我对花卉没什么研究,只是觉得三爹的窗台空寂。三爹似乎对花有兴趣,他会俯下身,凑近花朵,闻一闻。不知打哪儿飞来的几只蜜蜂,也被花儿吸引,嗡嗡地叫着。

三爹给我讲了相处一年的一位病友,姓赵,四十多岁。住院时,三爹的病床靠门,他的病床临窗。

病友每一天跟现在的三爹一样,只不过坐着,端详着窗外的风景。

三爹被困在病床上。那是春天,他能闻到花香。甚至有一对蝴蝶在窗口翩翩起舞,但飞不进来。

可能是病友感受到了三爹的愿望。那一天,病友开始讲述窗外的风景,树枝的嫩芽,草地的花朵,当然,还说到蝴蝶,所说的蝴蝶跟出现在窗口的蝴蝶颜色不一样,他说是黑蝴蝶,三爹所见的是花蝴蝶。

那以后,病友每一天都说窗外的风景,包括一只鸟儿,一个小孩,一阵风,都不放过。

三爹也能感到夏日清凉的风,吹得树叶欢呼。

病友说:“你听见荷花绽放的声音了吗?”那是一个无风的早晨。三爹笑了,说:“花开还有声音!”病友说:“我听见了。”

秋天,病友说到红枫,由此引发开去,说到家乡漫山遍野的红枫。他的家在山区的一个小镇。

三爹说,病友描述得十分精确。他甚至能够通过病友的描述,“看到”窗外的风景,色彩、形状……世间的万物多么美妙!

病友还说起过一片叶子,像一只蝴蝶一样,坠落在绿色的草丛中。那是一片红得像火一样的叶子。他还描述荷花残败的情景,东倒西歪,他说:“其实这是最美的时刻,因为,白白胖胖的藕已在荷塘的泥里了。”

三爹想起昨夜的风雨,闹腾了一夜,难怪荷花的叶梗会东倒西歪。

入冬,窗户关了,只是中午开一小会儿,他看见风拂动着病友稀疏的头发。病友讲午间窗外的风景,池塘里结了薄冰,阳光下反射着脆弱的白光。

三爹似乎感到了冰的寒意。

然后,降雪了。病友描述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似乎他的眼里,每一朵雪花都不一样。有的雪花一嘟噜,他说:“还来不及分开,就落下来了。”

一片寂静。三爹能想象得到,雪花一层层地叠加,压住了所有的颜色,一律成了白色了。突然,还听见一个小男孩的笑声。

病友说:“两个小孩在堆雪人。”

随即,传来一个小女孩的笑声。三爹想起了童年,那时候,他有多少幻想啊,可是,现在他却是孑然一身。

病友一连数日,都给三爹说雪人的情况。病友是唯一关注并传报雪人信息的人。

雪人融化了。然后,三爹闻到春天的气息,只是花朵还没开放。

一个早晨,病友没有照常起来,那一把床边的椅子空着。

病友患的是糖尿病,已多年。护士告诉我三爹,其实,这位病人,入住时已经双目失明——糖尿病晚期。

三爹住院卧床不起的一年,病友差不多是他的眼睛,他一直以为是通过病友的眼睛观赏窗外的风景的。

怪不得,我接三爹出院,他特地让我把轮椅推到窗前那片草地,在花朵前停留片刻。

三爹说:“花朵在哈气。”

我走近绽开的花朵,花朵像喇叭,我感到一阵寒气。似乎花朵把一冬的寒气都含在里面,现在吐了出来,还带着淡淡的香。我对几位文友提起过哈出寒气的花朵这个平常的奇迹。

1.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联系全文来看,第一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起到了哪些作用?

3.文章为什么要多次描写三爹听病友描绘窗外风景时的种种反应?

4.请联系全文内容说一说,病友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陌生人的善意》,完成下列小题。

陌生人的善意

庄玮

11月初的一天,我看到波士顿市中心公园的树上,挂着帽子、手套、毛衣等保暖用品,还有一张字条

“如果你被困在寒冷的户外,请随意取用保暖。”

接下来几天的所见所闻更让我确信:人世间最美好的礼物是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圣诞节前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在带着女儿开车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把车开进一条石沟,车头下垂、后车轮悬空——必须动用保险公司的急救服务了。打通电话,很快有人开着带有拖车设备的大卡车过来了。那师傅将我的车拖回马路上,并帮忙检查,居然完好无损。他告诉我,动用了拖车设备,超出了保险公司单次急救服务的定额,本来需要我额外付费,不过他说不会让我付费。“节日快乐!”他和我握了握手就走了。

  那一瞬间,我站在寒风中感觉好温暖。

“脸书”上一位朋友贴的故事,更是让我对陌生人的善意感到震撼。故事的主角叫玛丽·金,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遗传学系的女教授。1981年,她还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时,丈夫突然说要和她分手。

金教授当时听了无言以对,其心中的震惊和所受的伤害可想而知。第二天她照常去上课,上完课被系主任告知,她已经拿到了终身教职。她从幼儿园接了5岁多的女儿爱米莉回家,发现家里遭小偷洗劫,满地狼藉。在这一连串的戏剧性经历之后,最让她犯难的是:如何既当好妈妈又做好本职工作?当时她马上要去华盛顿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接受研究基金会的面试,可是谁来照顾她的女儿?

她只好请她母亲从芝加哥飞到旧金山来帮忙。母亲是个老派人,在接她从机场到家的路上,一听说孩子的父亲已经离家出走,完全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老母亲一路抱怨,然后便开始数落自己的女儿:“在眼下这样的时刻,你怎么能丢下孩子不管,去参加什么学术会议?不行,我不能照看爱米莉,你必须自己照看孩子!”

金教授一看这情形,便只好给她的导师打电话,说没法去参加学术会议了。导师当时已经到了华盛顿,一听她的境况,便建议:“你把爱米莉带来一起开会吧。我和爱米莉很熟,在你面试的时候,我可以陪爱米莉玩啊。”“可是爱米莉都没有机票。”“没事,我马上给她和你母亲订机票。对不起,我得挂电话了,订机票去了。再见!”

第二天一早,金教授和母亲、女儿三人去旧金山机场,她得先把母亲送上回芝加哥的飞机,然后和女儿一起飞往东海岸。可是那天去机场的路很堵,本来45分钟的路走了快两小时。当时离她们的航班起飞已剩下不多时间,而且为她女儿办登机手续还得排长长的队。

“爱米莉,你自己在这儿排队,妈妈得先送外婆再回来。”

她母亲一听又急了:“你怎么可以把孩子一个人留在这里?”

就在此时,她身后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爱米莉有我在,不会有事的!”她一转身,看到是一位男士,便赶紧对他说:“感谢你!”

她母亲说:“你怎么可以把爱米莉交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

她灵机一动:“如果你不能信任乔·德蒙奇,还能信谁?”男士会意,向爱米莉伸手自我介绍说:“你好,我叫乔。”爱米莉和他握手,说:“我是爱米莉。”

送完母亲,她看见爱米莉和“乔”在那里有说有笑,手续已办好。她道谢,“乔”行了一个军礼就走开了。

金教授终于按时上了飞机。她的面试很顺利,得到了研究基金。就是这笔基金,使她最早发现导致乳腺癌遗传的基因变体BRCA1,由此让医学界意识到乳腺癌其实是可以家族遗传的。不能想象,如果那天没有那位好心的“乔”的帮助,人类有关乳腺癌的诊治史是否会被重写。

1.本文写了哪几件事来表现陌生人的善意?请对每件事各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作者为什么说“那一瞬间,我站在寒风中感觉好温暖”?“寒风”在这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你能推断出帮助金教授看护孩子的陌生人的身份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查看答案

阅读《背影》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A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B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C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请在选文A、B、C处分别填上一个准确的动词。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父亲的背影的?可以看出父亲怎样的特点?

3.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状态?

4.联系全文说说,“我”为什么“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语文老师组织大家开展以“人生这么长,童年最难忘”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小组准备围绕“长辈们的童年生活”为话题展开问卷调查,请你设计一个调查问题,并确定调查对象。

我的调查问题是:_____________

我的调查对象是:_____________

(2)活动中,同学们阅读了一些名著,搜集了很多感人的童年故事。现选取名著中的片段,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①“小家伙,算你有福!”他笑了起来,笑得非常温和:“唉,你可太可怜了,你姥爷那家伙没命地抽!”他使劲地抽了一下鼻子,像马似的。我觉得他很单纯,很可爱。我把这种感觉告诉了他,他说:“啊,我也爱你啊,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才去救你的!”

A.这个片段选自____的著作《____》。文段中的“他”是_____。请再简述一个有关“他”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饭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谜,讲故事。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使我吃惊,也将祖母讲着的话打断,另讲猫的故事了——

文段中的“我”是______。请再简述一个有关“我”的故事: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白居易曾在此居住十八年余,他经常乘一木舟,从建春门出发,逆流而上,或低吟,或长啸。

②“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

③那香山的一草一木,该是他抚摩过的吧?那山风萧萧,该是曾洗其耳目的吧?

④如今,松木已然老朽,山风却依旧恋恋不舍。

⑤伊河像一条长长的玉带,缠绕着香山。

A. ④③①②⑤    B. ②①③④⑤

C. ⑤①②③④    D. ⑤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