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陌生人的善意》,完成下列小题。 陌生人的善意 庄玮 11月初的一天,我看到...

阅读《陌生人的善意》,完成下列小题。

陌生人的善意

庄玮

11月初的一天,我看到波士顿市中心公园的树上,挂着帽子、手套、毛衣等保暖用品,还有一张字条

“如果你被困在寒冷的户外,请随意取用保暖。”

接下来几天的所见所闻更让我确信:人世间最美好的礼物是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圣诞节前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在带着女儿开车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把车开进一条石沟,车头下垂、后车轮悬空——必须动用保险公司的急救服务了。打通电话,很快有人开着带有拖车设备的大卡车过来了。那师傅将我的车拖回马路上,并帮忙检查,居然完好无损。他告诉我,动用了拖车设备,超出了保险公司单次急救服务的定额,本来需要我额外付费,不过他说不会让我付费。“节日快乐!”他和我握了握手就走了。

  那一瞬间,我站在寒风中感觉好温暖。

“脸书”上一位朋友贴的故事,更是让我对陌生人的善意感到震撼。故事的主角叫玛丽·金,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遗传学系的女教授。1981年,她还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时,丈夫突然说要和她分手。

金教授当时听了无言以对,其心中的震惊和所受的伤害可想而知。第二天她照常去上课,上完课被系主任告知,她已经拿到了终身教职。她从幼儿园接了5岁多的女儿爱米莉回家,发现家里遭小偷洗劫,满地狼藉。在这一连串的戏剧性经历之后,最让她犯难的是:如何既当好妈妈又做好本职工作?当时她马上要去华盛顿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接受研究基金会的面试,可是谁来照顾她的女儿?

她只好请她母亲从芝加哥飞到旧金山来帮忙。母亲是个老派人,在接她从机场到家的路上,一听说孩子的父亲已经离家出走,完全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老母亲一路抱怨,然后便开始数落自己的女儿:“在眼下这样的时刻,你怎么能丢下孩子不管,去参加什么学术会议?不行,我不能照看爱米莉,你必须自己照看孩子!”

金教授一看这情形,便只好给她的导师打电话,说没法去参加学术会议了。导师当时已经到了华盛顿,一听她的境况,便建议:“你把爱米莉带来一起开会吧。我和爱米莉很熟,在你面试的时候,我可以陪爱米莉玩啊。”“可是爱米莉都没有机票。”“没事,我马上给她和你母亲订机票。对不起,我得挂电话了,订机票去了。再见!”

第二天一早,金教授和母亲、女儿三人去旧金山机场,她得先把母亲送上回芝加哥的飞机,然后和女儿一起飞往东海岸。可是那天去机场的路很堵,本来45分钟的路走了快两小时。当时离她们的航班起飞已剩下不多时间,而且为她女儿办登机手续还得排长长的队。

“爱米莉,你自己在这儿排队,妈妈得先送外婆再回来。”

她母亲一听又急了:“你怎么可以把孩子一个人留在这里?”

就在此时,她身后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爱米莉有我在,不会有事的!”她一转身,看到是一位男士,便赶紧对他说:“感谢你!”

她母亲说:“你怎么可以把爱米莉交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

她灵机一动:“如果你不能信任乔·德蒙奇,还能信谁?”男士会意,向爱米莉伸手自我介绍说:“你好,我叫乔。”爱米莉和他握手,说:“我是爱米莉。”

送完母亲,她看见爱米莉和“乔”在那里有说有笑,手续已办好。她道谢,“乔”行了一个军礼就走开了。

金教授终于按时上了飞机。她的面试很顺利,得到了研究基金。就是这笔基金,使她最早发现导致乳腺癌遗传的基因变体BRCA1,由此让医学界意识到乳腺癌其实是可以家族遗传的。不能想象,如果那天没有那位好心的“乔”的帮助,人类有关乳腺癌的诊治史是否会被重写。

1.本文写了哪几件事来表现陌生人的善意?请对每件事各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作者为什么说“那一瞬间,我站在寒风中感觉好温暖”?“寒风”在这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你能推断出帮助金教授看护孩子的陌生人的身份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1.三件事:一是有人在波士顿市中心公园的树上挂上保暖物品供需要的人取暖;二是保险公司免费为“我”做急救服务;三是陌生男子帮助金教授照看孩子。 2.起到了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 3.因为在危急时刻“我”受到了保险公司的免费服务,内心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这里的“寒风”用来反衬“我”所感受到的人世间的温暖。 4.身份是军人。从他临别时向金教授行军礼可以看出。 【解析】 1.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此文要以“什么人+做什么事”来陈述,根据人物活动,按先后顺序概述出几件事情。文章开头第①段写“我”见到的善意的事,“波士顿市中心公园的树上,挂着保暖用品,请随意取用保暖”;“接下来几天的所见所闻更让我确信:人世间最美好的礼物是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引出一件事,第③段概括,“保险公司的急救服务,不会让我付费”;“‘脸书’上一位朋友贴的故事,更是让我对陌生人的善意感到震撼。”引出一件事,叙述玛丽·金教授要去华盛顿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接受研究基金会的面试,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照顾米莉的事。概括尽量语言简洁一些。 2.考查文段的作用。文段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中间在文中的作用:结构:过渡、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内容:概括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但是具体作用还要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才行。结合上下文,此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一瞬间,我站在寒风中感觉好温暖。”承接上一个故事,“‘脸书’上一位朋友贴的故事,更是让我对陌生人的善意感到震撼。”引出下文对另一个故事的叙述。 3.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结合文段内容便会弄清“温暖”的原因。在寒冷的天气(圣诞节前),危急时刻,师傅及时过来维修,虽然超出了急救服务的定额,师傅却说不会让我付费,这让我感到温暖。“寒风”是指天气,来突出维修师傅带给我的温暖。 4.此题不难,文中有暗示陌生人身份的句子,如“行了一个军礼就走开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背影》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A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B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C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请在选文A、B、C处分别填上一个准确的动词。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父亲的背影的?可以看出父亲怎样的特点?

3.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状态?

4.联系全文说说,“我”为什么“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语文老师组织大家开展以“人生这么长,童年最难忘”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小组准备围绕“长辈们的童年生活”为话题展开问卷调查,请你设计一个调查问题,并确定调查对象。

我的调查问题是:_____________

我的调查对象是:_____________

(2)活动中,同学们阅读了一些名著,搜集了很多感人的童年故事。现选取名著中的片段,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①“小家伙,算你有福!”他笑了起来,笑得非常温和:“唉,你可太可怜了,你姥爷那家伙没命地抽!”他使劲地抽了一下鼻子,像马似的。我觉得他很单纯,很可爱。我把这种感觉告诉了他,他说:“啊,我也爱你啊,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才去救你的!”

A.这个片段选自____的著作《____》。文段中的“他”是_____。请再简述一个有关“他”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饭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谜,讲故事。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使我吃惊,也将祖母讲着的话打断,另讲猫的故事了——

文段中的“我”是______。请再简述一个有关“我”的故事: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白居易曾在此居住十八年余,他经常乘一木舟,从建春门出发,逆流而上,或低吟,或长啸。

②“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

③那香山的一草一木,该是他抚摩过的吧?那山风萧萧,该是曾洗其耳目的吧?

④如今,松木已然老朽,山风却依旧恋恋不舍。

⑤伊河像一条长长的玉带,缠绕着香山。

A. ④③①②⑤    B. ②①③④⑤

C. ⑤①②③④    D. ⑤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该旧址将以每天10小时平移约7米的速度东移70米,计划10日左右完成平移。这是武汉文物整体平移首例项目。

B. 近年来,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KTV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增多,使少年因不当用耳机发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

C. 今天的牛奶销量达到了大约15万左右箱,是历史的最高水平。

D. 深受天津人民喜爱的曲艺名家苏文茂先生,是津味相声的杰出代表。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前WWE巨星科迪·罗兹接受了专访,谈到父亲去世,至今仍触目伤怀

B. 书法之迷人在于不期而遇的妙手偶得。

C. 王健从小身体健壮,小学毕业就进入业余体校,繁重的田径训练,锤炼了他不折不挠的精神。

D. 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古今中外历史上一切张口结舌、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他们无一不是靠刻苦训练而获得成功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