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 没有 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 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 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 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 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

材料二 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学 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手机进校园,不仅浪 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 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 年起就在 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 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 万欧元的罚款;2009 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 年10 月9 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 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材料三: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

(1)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

B.国内外都认为,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C.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

D.我国对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2)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3)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以上材料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和建议。

 

(1)C (2)中国大多数中小学生几乎每天都上网,且接触网络的年龄偏小;上网主要是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和玩游戏为主。(意思接近即可) (3)不能删去。“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在这里起限制作用,说明了中国城市学生手 机使用率之高,但并不是全部。删去后则绝对地说明中国城市学生人手一机,这与实际 不符。所以,用了“几乎”一词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几乎”释义1分,说明理由1分。只回答了能否删去,没有阐述理由,不给分) (4)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引用等等。(写出一种说明方法,给1分;分析其作用给1分) (5)开放性作答,可以赞同,可以反对,但要言之成理,有理有据。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C项“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言 志

《论语》

颜渊、季路。子曰:“盍各言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之而无憾。”颜渊曰:“无伐善,无施。”子路曰:“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①本文是《论语》一书中《公冶长》篇中的“颜渊”章,标题系编选者所加。②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③侍:古代后辈陪从在尊长身边叫作侍。④盍:何不。⑤裘:轻暖的皮袄。⑥憾:遗憾。⑦伐:夸耀。⑧施:表白。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盍各言志(助词,无实义)

B. 闻子之志(希望)

C. 之而无憾(弄坏,使……破旧)

D. 无施(功劳)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友人惭,下车引之    B. 愿闻子之志

C. 择其善者而从之    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3.请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言为心声”,本篇虽只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却可由此窥见他们不同的心志。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其中一个人的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两个动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光华中学正开展“墨香书法”语文实践活动。学校拟邀请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先生下周四下午3点到学校礼堂为全体同学作书法欣赏指导讲座。假如你是学校“墨缘”书法社的李华,让你前去邀请陈先生,你该如何说呢?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上面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__________》,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__________》。“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的心情。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4)《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繁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