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小题。 ①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小题。

①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②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④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⑤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第①段中“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为什么“忽地模糊了”?

2.理解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3.第④段中加点的两个“偶像”含义相同吗?为什么?

4.第⑤段再现月下瓜地的美景,有什么作用?

5.第⑤段画线句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1.“我”对故乡的期望与故乡的现实有较远的距离,“我”与故乡的人们也有了较大的隔膜。在“我”回故乡前,脑中总是闪现儿时故乡的美好影像,现在中年闰土的麻木、痛苦的形象取代了小英雄的形象,所以模糊了,心中充满了悲哀之情。 2.一是实际含义,当时“我”正在坐船行路;二是隐含意义,是“我”对生活的路,希望的路,国家、民族出路的探索,跋涉。 3.不同。前者指闰土所崇拜的神佛,后者指“我”手制的希望。 4.这是在“我”逐渐远离故乡时,脑海里显现的一幅画,但已没有了小英雄的形象。它不是回忆中故乡的简单重复,而是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表明“我”对新生活的想象、憧憬,勉励世人为了希望、为了幸福、为了后辈而奋斗。 5.示例:这句话告诉人们:只有希望而不去努力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坚贞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便会迎来新生活。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作答。在“我”回故乡前,儿时故乡的美好影像总闪现在眼前。而回到故乡后,故乡变得萧条荒凉,儿时的好朋友闰士已经由一个“小英雄的形象”变成了一个麻木、痛苦,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神灵的人。这让“我”与闰士、与家乡有了很深的隔膜。所以感到“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在自己头脑中变得模糊了。据此理解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对重点语句含意的理解。一般来说,这类试题,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含意。本题作答要抓住语句中的“在走我的路”来分析。表层含意是指“我”离开故乡坐船行路,是现实中真实的路,另一方面还指“我”为之努力来不断实践着的“人生之路”。据此理解作答。 3.试题分析: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句来分析理解词语的含义。 “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一句,闰士要“香炉和烛台”的目的是要祭拜神灵。所以这里的“偶像”指的是神灵。从“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本句中的“偶像”指的是“我的希望”。但是在想到希望时,却发现自己的希望也不过是自己手制的罢了,它在本质上是虚无的。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4.试题分析: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显示作品背景、点明时间、地点及社会背景;②衬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③推进情节发展,增加故事的真实感;④突出文章主题,反映社会生活;⑤抒发思想感情;袒露作者胸怀。本题中的环境描写,表达的是“我”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表达了“我”要为实现理想生活而“辛苦展转”。据此理解作答。 5.试题分析: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认真阅读语句,结合生活实际来分析语句所蕴含的哲理。本句以“地上的路”作喻,形象揭示了“希望”的哲理意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光有美好的愿望,不去努力奋斗,希望就会落空,等于没有。“无所谓无的”—— 实现希望困难重重,只要努力奋斗,努力实践,希望终能实现。“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强调要为新生活的到来勇敢地斗争,去开辟道路。据此理解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向阳中学九年级(2)班开展“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方案设计)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请将下列活动方案补写完整。

竞猜歌词,走进小说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跨越时空,驱遣文学想象

(2)(口语交际)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个字。

(3)(热点追踪)蒋磊同学搜集到一则与小说有关的新闻,他想将其压缩为一句话新闻,呈现给大家,请你帮助他完成这一心愿。

全媒体记者田宏杰报道 4月15日上午,2015~2017年度小小说金麻雀奖颁奖典礼在古城开封举行。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河南省文学院院长何弘,河南省作协副主席、省小小说学会会长杨晓敏,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著名评论家胡平,市文联主席甘桂芬,《大观·东京文学》杂志社社长张晓林等为本届获奖作家白秋、津子围、侯发山、胥得意、马宝山、高沧海、刘立勤等人颁发了奖杯和荣誉证书。

历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得者、全国各地小小说学会、沙龙负责人以及来自开封、广东、河北、黑龙江、北京等地的50余位作家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颁奖典礼由何弘主持,杨晓敏作了关于本届评奖的情况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宋江自饮御酒之后,觉道肚腹疼痛,心中疑虑,想被下药在酒里。却自急令从人打听那来使时,于路馆驿却又饮酒。宋江已知中了奸计,必是贼臣们下了药酒,乃叹曰:“我自幼学儒,长而通吏,不幸失身于罪人,并不曾行半点异心之事。今日天子信听谗佞,赐我药酒,得罪何辜!我死不争,只有李逵见在润州都统制,他若闻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只除是如此行方可。”

(乙)当夜,李逵饮酒了。次日,具舟相送。李逵道:“哥哥,几时起义兵?我那里也起军来接应。”宋江道:“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赐药酒与我服了,死在旦夕。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因此请将你来,相见一面。昨日酒中已与了你慢药服了,回至润州必死。你死之后,可来此处楚州南门外,有个蓼儿洼,风景尽与梁山泊无异,和你阴魂相聚。我死之后,尸首定葬于此处,我已看定了也!”

(1)(甲)段中宋江饮下毒酒后,自叹一生“不幸失身于罪人”,“失身于罪人”具体指的是哪两件事?

(2)宋江、李逵出生入死,情深义厚,可是宋江死前为什么要毒死李逵呢?联系(甲)(乙)两段文字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依次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所以说,名誉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而这样的财富不能用来买卖,也不能用来炫富,只能支持我们的精神活动——让自己做更多的真事、善事、美事,这样一来,我们的名誉就像种子一样,会为你带来更多的名誉。

①金钱可以买来很多东西,却买不来名誉

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没有好名誉的人,就失去了全部或局部的人性

③金钱有价,名誉无价

④要知道,金钱属于物质内容,与生命的构成没有关系,而名誉属于精神内容,关乎一个人的人格尊严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④②

C. ①③④②    D. ③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虽然说,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也存在各种谣言,但谁也不能不否认,新媒体的出现在事实上带来了谣言的高发。

B. 世界台联主席弗格森亲手将金灿灿的名人堂奖杯颁给丁俊晖,后者微笑着将奖杯举起,台下观众热烈的响起掌声。

C. 进入新时代,由于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全国的普及,中国掀起了全民“网上学习”。

D. 主管部门提醒市民,如果遇到停车乱收费问题要及时取证和固定证据,可拨打举报电话咨询、投诉、举报。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莫泊桑,法国小说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马克·吐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C. 鲁迅,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故乡》《社戏》《藤野先生》都出自小说集《呐喊》。

D. 成语“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和“落英缤纷”都出自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