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宋江自饮御酒之后,觉道肚腹疼痛,心中疑虑,...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宋江自饮御酒之后,觉道肚腹疼痛,心中疑虑,想被下药在酒里。却自急令从人打听那来使时,于路馆驿却又饮酒。宋江已知中了奸计,必是贼臣们下了药酒,乃叹曰:“我自幼学儒,长而通吏,不幸失身于罪人,并不曾行半点异心之事。今日天子信听谗佞,赐我药酒,得罪何辜!我死不争,只有李逵见在润州都统制,他若闻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只除是如此行方可。”

(乙)当夜,李逵饮酒了。次日,具舟相送。李逵道:“哥哥,几时起义兵?我那里也起军来接应。”宋江道:“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赐药酒与我服了,死在旦夕。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因此请将你来,相见一面。昨日酒中已与了你慢药服了,回至润州必死。你死之后,可来此处楚州南门外,有个蓼儿洼,风景尽与梁山泊无异,和你阴魂相聚。我死之后,尸首定葬于此处,我已看定了也!”

(1)(甲)段中宋江饮下毒酒后,自叹一生“不幸失身于罪人”,“失身于罪人”具体指的是哪两件事?

(2)宋江、李逵出生入死,情深义厚,可是宋江死前为什么要毒死李逵呢?联系(甲)(乙)两段文字简要概括。

 

(1)一是杀死阎婆惜,二是被逼上梁山为寇。(2)示例:宋江已被奸臣下了毒药,知性命不久,怕自己死后,李逵造反,坏了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坏了他等一世清名。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正确理解。文本中“不幸失身于罪人”的意思是:“非常不幸我做错事成为了有罪的人,罪人,就是让自己成为有罪的人。”据此,可知,宋江所指的两件事是一件杀死阎婆惜这个人,另一件事是上梁山落草为寇。(2)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本题可结合甲文中的“我死不争,只有李逵见在润州都统制,他若闻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这句话概括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所以说,名誉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而这样的财富不能用来买卖,也不能用来炫富,只能支持我们的精神活动——让自己做更多的真事、善事、美事,这样一来,我们的名誉就像种子一样,会为你带来更多的名誉。

①金钱可以买来很多东西,却买不来名誉

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没有好名誉的人,就失去了全部或局部的人性

③金钱有价,名誉无价

④要知道,金钱属于物质内容,与生命的构成没有关系,而名誉属于精神内容,关乎一个人的人格尊严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④②

C. ①③④②    D. ③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虽然说,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也存在各种谣言,但谁也不能不否认,新媒体的出现在事实上带来了谣言的高发。

B. 世界台联主席弗格森亲手将金灿灿的名人堂奖杯颁给丁俊晖,后者微笑着将奖杯举起,台下观众热烈的响起掌声。

C. 进入新时代,由于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全国的普及,中国掀起了全民“网上学习”。

D. 主管部门提醒市民,如果遇到停车乱收费问题要及时取证和固定证据,可拨打举报电话咨询、投诉、举报。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莫泊桑,法国小说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马克·吐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C. 鲁迅,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故乡》《社戏》《藤野先生》都出自小说集《呐喊》。

D. 成语“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和“落英缤纷”都出自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黄山推出“花事”地图中罗列了桃花、郁金香、梨花、山茶花等种类,并标明赏花地点和花期,让游客莫名其妙

B. 夜间能见度差,引导飞机滑行和保障车辆行驶,都要依靠灯光信号手势,只有准确无误,才能确保工作十拿九稳

C. 早在前几年西甲球队遭遇了财政困难,甚至无法支付球员的工资,球队战绩一落千丈,保级任务迫在眉睫。

D. 香港《信报》网站报道,中国海军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已经完成首次舰载机降落,这表明航母海试已为期不远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箫索 驱除 聚族而居 毫无疑义

B. 祭祀 鄙夷 狼狈不堪 郑重其事

C. 糟蹋 应酬 仓皇逃串 置之不理

D. 端祥 忙碌 歇斯底里 与日俱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