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文)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1)冰心的《繁星》《春水》的主...

(题文)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1)冰心的《繁星》《春水》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

(2)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_________》;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_________》。

 

(1)母爱童真(2)狗·猫·鼠二十四孝图 【解析】 试题分析:(1)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繁星》《春水》是冰心的两部诗集。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春水》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她赞颂母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歌颂大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据此作答。(2)考查名著的阅读。《狗•猫•鼠》——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借动物比喻人,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资产阶级反动文人。《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据此,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狗•猫•鼠》;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二十四孝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站在山顶上,恍若置身云霄,极目远眺,山中奇峰汇聚,峭壁千仞,拔地qíng(  )天,峥嵘崔嵬。青松在悬崖上争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艳,烟云在峰壑中mí(  )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自然的美在这里汇聚,在这里升华。在黄山的面前,时空变得狭小,苍桑变得平淡。黄山,不愧是大自然的骄子,独领着天下奇山的风骚。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____  拔地qíng____天  mí____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极目远眺”中“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骚”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主要运用了拟人、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②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⑥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在李清照的梦境里,银河流转,千帆共舞。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你的世界里的天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①邯郸:唐代县名,即今河北省邯郸市。②驿里:驿站,客店,古代传递公文或出差的官员途中歇息的地方。

1.用自己的话描绘“抱膝灯前影伴身”所写的情景。

2.全诗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苏秀道中

[宋]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霖:一连数日的大雨。②最佳音:这里指雨打梧桐的声音。③望岁:盼望丰收年成。岁,指一年的农事收成。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从夜晚下雨写起,“一夕骄阳”与“梦回凉冷”形成鲜明对比,细微地反映了诗人心中的喜悦。

B. 颔联形象地道出了诗人盼雨的心情,也隐隐表达出自己的喜雨不单单是因为大雨赶走了炎热,带来了凉爽。

C. 颈联仍写喜雨,前一句是诗人的想象,说明自己喜雨,是因为这场及时雨,使秋收有望;后一句以听雨打桐叶,寄托自己欣喜的心情。

D. 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可贵精神。

2.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些特点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