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 感时花...

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 感时花贱泪,恨别鸟惊心。

C. 锋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A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正确;B.“贱”应改为“溅”;C.“锋”应改为“烽”;D.“消”应改为“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     不胜______    提______

______     梦______      ______

 

查看答案

走进七彩生活,人们常常发出“真好”的赞叹和感激,比如“有家真好,那里充满浓浓的亲情;有朋友真好,他们帮我们驱赶孤独,带来快乐……”

请以《有_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适合你写作的词语,使文题完整;②叙述出具体的事情,说真话、抒真情;③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用规范汉字书写。

 

查看答案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朗读停顿。(每小句只标一处)

人 不 堪 其 忧,回 也 不 改 其 乐。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吾十_____

(2)不逾_____

(3)博学而_____

(4)静修身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孔子提倡学习要与______________相结合,诸葛亮认为学习必须____________。请你写出自己对学习的体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尘埃深处是繁花

七夕草

①她叫乔,认识她,是在去年夏天。

②那天交完班,我刚从一间病房走出来,就看见候诊区坐着一位白皙如莲的女子,姣好的面容,优雅得体的举止,她正在回答医生的问话。我走过去的时候,再次被她的美吸引,于是,我多看了一眼,正好她也回过头看我,她的双眸澄澈纯净,如一汪清泉。

③做了相关检查,她住院了,VIP病房,她说常常失眠,有时候头晕,天旋地转。医生下了医嘱,输液体的时候,她已经躺在病床上,一边撒娇,一边和母亲说笑。

④中午时分,液体还没有输完,有人送饭来,是她的父亲,一家人在病房里共进午餐,吃穿用度尽显阔绰。

⑤因为病房里的很多病人,都是面色苍白,一副病怏怏的神态,而她却不同,除了输液体的时候睡着,但凡醒的时候,神清气爽,神采奕奕,妆容精致。

⑥爱咬舌根的同事说,她命好,人长得漂亮,家世背景又好,语气里带着羡慕和嫉妒,谁说不是呢,她的确是个公主。

⑦再后来,知道了她的隐私,在某艺术学校当钢琴老师,收入丰厚,单身贵族。科里的护士姐妹们越发羡慕嫉妒恨,而我也是其中一个。每逢进病房看见她,内心除了被她身上散发的气质吸引外,更多的是嫉妒,她有姣好的面容,婀娜多姿,有很好的工作,有富裕的家庭,爱她的父母,一个女孩子该有的她都有了,而我,除了自食其力,勉强养活自己的工作,在单亲家庭长大,有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再无其他。

⑧攀比得越多,越自卑,那些日子,科室里的小姐妹们总是格外关注她。

⑨有一天,我上夜班,夜间巡视病房,大概12点了,她的病房里还亮着灯,我推门进去,我看见的场面,让我大吃一惊。

⑩乔没有睡,她正坐在床沿上,手里拿着一条假肢,正往墙角放,我看见她的右膝盖之下是空的,看见我一脸的震惊,她下意识地用被子盖住自己,一脸歉意地笑笑,而我,尴尬至极,不知道说什么好,竟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几秒。

⑪还是乔先说话,打破了僵局,“吓着你了吧,平时我请假回家,除了主管医生,没人知道我的秘密,明天要做一项检查,我怕来不及,就住在医院里,被你看见了。”她说完,还是笑着,反而是我,像做错事的孩子。

⑫我胡乱说了几句,赶紧出来,内心汹涌澎湃,怎会这样呢,她明明是个完美无瑕的公主?

⑬过了半个小时,竟不知不觉又来到她的病房,她还没睡,她说,睡前看了会儿书,睡不着了,她居然问我,能不能陪她聊一会儿。

⑭于是,坐在床前。与其说是聊天,不如说,是她为我刚才的震惊,做一些解释。她说,很少有人知道,有关假肢的秘密,而我是很少人里的一个。

⑮她从小学跳舞,梦想长大做一位舞蹈家。可是,上初中后,在一次意外触电后,一条腿被截肢,那年才十三岁的她,遭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别说是梦想,好几次,她都想自杀。

⑯那是最后一次,她喝了家里的杀虫药,被父母送到医院,洗胃,住院,出院后,经常手抖。她的母亲多方打听到一位老中医医术高明,于是,带她去看,说明病史后,老中医什么都没说,只是揭开自己的白大褂,她看见,他只有一条腿。

⑰他说,人活着,不是靠双腿,靠的是一颗完整的心,我只有一条腿,活得好好的,你还比我多半条腿呢,怕什么?

⑱从那以后,她常常去老中医那里,不是看病,而是疗心。

⑲再后来,父母给她装了假肢,搬了家,学了钢琴,当了钢琴老师,成了现在的自己。

⑳说完,她淡淡地笑,而我,似乎看见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她,在我眼前,诉说别人的故事。

㉑是啊,如果不是偶然看见,在我心里,在我眼里,她依旧是只会撒娇、娇弱漂亮的公主,而此刻,我似乎看见,那些她曾经受过的伤害和遭遇,凝聚成一股钢铁般的力量,让她坚强。

㉒再后来,她睡了。

㉓我走在走廊的尽头,心绪难平。

我看见天边有一颗星星,异常耀眼,它像天空的眼睛,注视着大地,带给深沉无助的黑夜,一方光亮,也给黑夜里迷路的人们,一抹希望

㉕慢慢地,我看见天边泛着鱼肚白,黎明来了。

㉖那一刻,内心的迷茫,似乎慢慢退却,一点点被一束光照亮,所有难以启齿的磨难和曾经以为的绝望,慢慢变成了希冀。

㉗是的,繁华尽头有悲凉,尘埃深处是繁花。

1.第⑩段“乔没有睡……而我,尴尬至极,不知道说什么好,竟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几秒”一句中,“尴尬”一词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2.段“说完,她淡淡地笑,而我,似乎看见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她,在我眼前,诉说别人的故事”,这句话中的“淡淡地笑”对描写乔有什么作用?

3.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㉔段加线句子的理解。

4.结合全文谈谈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5.结合文章中心,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80字以内)

 

查看答案

荷花过人头

丁立梅

①去年夏天,我去山东出差,返家途中,乍然见到路两旁的村庄,全被荷花给“淹没”了。人家的青砖红瓦房,像小小的岛屿,隐约于荷花丛中。朵朵的红,朵朵的白,像撑着长篙的红衣女子和白衣女子,那些青碧的荷叶,则成了她们驾着的青碧的小船。(A)

②这意外的遇见,让我止不住一阵激动。人生最美的相见,原是邂逅,是不期而遇。

③我在那里逗留。看农人们一枝一枝采下荷来,扎成一束,拿到集市上去卖。荷花深处,密不透风,汗水湿衣。荷的茎上,密布着细细的绒刺。纵使戴着手套,小半天下来,他们的手上臂上,也尽数被刺伤。汗水流过,红肿一片。到挖藕时,更辛苦。他们得踩着很深的塘泥,蹲伏在泥里,不一会儿,已成泥人。他们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抱怨色。他们很坦然地笑,淡淡说,做什么事不辛苦呢?有辛苦才有收获嘛。

④这话让我肃然起敬。我想起我故去的祖母,她在世时常说一句话,这世上没有落地桃子吃的。只有付出,得到时也才能心安理得。

⑤今夏荷又开。听说那里已拿了荷做文章了,轰轰烈烈地搞起荷花节来。我打消了再去那里看荷的念头。我不想扎着人堆,做那纷扰之中的一个,那会减损了荷的韵致。

⑥赏荷,宜清净。(B)最好是小小的池塘,花也不多,就三五朵娉婷。突然怀念起小时的乡下,几家人共用一个小池塘,平日的吃喝洗涮,全在里头。池塘里面长菱角,也长荷。荷花开的时候,三五朵不等,撑着一张粉艳的大脸庞,站在池塘的一角,站在水的上面。它美,美得有些邪乎。(C)在我们小孩的眼里,那是很奇怪的事。我们一度叫它魔鬼花,不敢去碰它。荷叶,我们却很喜欢。我们摘下它来,当帽子,顶在头上。祖母还用荷叶做过粉蒸肉,真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

⑦午时,我走过小池塘,荷在池塘的一角,站着,红艳艳的。(D)天地间没有一点声响,鼓噪的蝉也停了鼓噪,小麻雀们也不闹了。我很希望它变成一个仙女,走上岸来。但到底没有。

⑧朋友在小缸里养荷,三年了,终于打苞苞了。他欣喜得不得了,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花瓣儿慢慢绽放,他一一记录下来。这成了他每日里最大的欢喜事。

⑨终于有一天,他热烈地宣布,我家的荷花已过人头啦。

⑩我在他的这句话上打转,喜极。“荷花过人头”, 多好。只这一句,活在尘世,就透出无限的芬芳来。荷花与人,俱美好。

1.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填空。

时间

与荷花有关的事

人物情感

去年夏天,“我”出差返家遇见村庄逗留时

(1)________________

激动、肃然起敬

小时候

“我” 在乡下小池塘赏荷。

(2)___________

朋友养荷三年后的一天

(3)________________

欢喜、热烈

 

 

2.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是:(  )。

我静静看它,它也静静看我。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3.第一段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请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第⑤自然段在文章的结构上起 ____________作用。

5.文章结尾说“荷花与人,俱美好”,请说说文中表现了“荷花”与“人”哪些方面的美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