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父亲的鞋子 李汉荣 ①那年,记得是深秋,父亲搭车进城来看我们,带来了田里新收的大...

父亲的鞋子

李汉荣

①那年,记得是深秋,父亲搭车进城来看我们,带来了田里新收的大米和一袋面条。“没上农药化肥,专门留了二分地给自己种的,只用农家肥,无污染,保证绿色环保有机,让孙女吃些,好长身体。”父亲放下粮袋,笑着说。我掂量了一下,大米有五十来斤,面条有三十多斤。鼓鼓囊囊两大麻袋,不知他老人家一路怎么颠簸过来的。老家到这个城市有近一百里路,父亲也是快八十岁的老人了。看着父亲一头的白发和驼下去的脊背,我没有说什么,心里一阵阵温热和酸楚。

②父亲看着我们刚刚入住的新房,墙壁雪白,地板光洁,说,这辈子当你的爹,我不及格,没有为你们垫个家底,你们家里,连一片砖我都没有为你们添过,也没有操一点心,也没帮过一分钱,我真的不好意思。只要你们安然、安分,我就心宽了。我不住地说,爹你老人家还说这话,我们长这么大就是你的恩情,你身体不错好好活着就是我们的福分,别的,你就别多想了。

③父亲忽然记起了什么,说,嘿,你看,人老了忘性大,鞋子里有东西老是硌脚。昨天黄昏在后山坡地里搬包谷,又到林子里为你受凉的老娘扯了一把柴胡和麦冬,树叶啦,沙土啦,鞋子都快给灌满了,当时没抖干净,衣服上头发上粘了些野絮草籽,也没来得及理个发,换身像样的衣服,就这么急慌慌来了。走,孙女儿,带我下楼抖抖鞋子,帮我拍拍衣服上的尘土。我说,就在屋里抖一下,怕啥,何必下楼。父亲执意下楼,说新屋子要爱惜,不要弄脏了。

④楼下靠墙的地方,有一小片长方形空地,还没有被水泥封死。父亲就在空地边,坐在我从楼上拿下来的小凳子上,脱了鞋子仔细抖,又低下身子让孙女儿拍了衣服,清理了头发。上楼来,我帮父亲用梳子梳了头发,这是我唯一的一次为他梳头。我看清了这满头的白发,真有点触目惊心,但我又怎能看清,白发后面积压了多少岁月的风霜?

⑤第二年春天,楼下那片空地上,长出了院子里往年没有见过的东西,车前子、野茅草、蓑草、野薄荷、柴胡、灯芯草、野蕨秧、野刺玫,在楼房转角的西侧,还长出一苗野百合。

⑥大家都感到惊奇,有个上中学的孩子开玩笑说,这不就是个百草园吗?

⑦大家都说,新鲜,真新鲜。也有人说这个院子向阳,有空地就不愁不长苗苗草草。议论一阵也就不再管这事了。

⑧只有我明白这些花草的来历。它们来自父亲,来自父亲的头发、衣服和鞋子,来自父亲的山野。是的,父亲也许没有带给我们什么财富、权力和任何世俗的尊荣。清贫的父亲唯一拥有的就是他的清贫。清贫,这是父亲的命运,也是他的美德。

但是,比起他的没有留下什么,父亲更没有带走什么,连一片草叶、一片云絮都没有带走。他没有带走的一切,就是他留下的。连我对他的感念和心疼,他也没有带走,全都留在了我的心里。这么说来,我的所谓的感念和心疼,说到底还是我从父亲那里收获的一份感情,直到他不在了,我仍然在他那里持续收获着这种感情。而他依然一无所有地在另一个世界孤独远行。

⑩是的,他没有带走的一切,就是他留下的。我看着大地上的一切,全是一代代清贫的父亲们留给我们的啊。何况,我的父亲,曾经,他把他的山野、他的草木、他的气息都留给我们。

⑪他清贫的生命,又是那般丰盛和富有,超过一切帝王和富翁。在他的衣服上拍一下,鞋子里抖一下,就抖出一片春天。

⑫那么,我们这些自以为是地活着的人们,又能给世界留下什么呢?我们敢于践踏一切的鞋子里,除了欲望的钉子和冷酷的铁掌,还有别的可以发芽开花的种子吗?

⑬父亲越去越远,越去越远,他留下的草木,永世芳香。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事件。

2.品味第⑨段中的画线句,“比起他的没有留下什么,父亲更没有带走什么”和“他没有带走的一切,就是他留下的”,这两种说法矛盾吗?如何理解?

3.结合文本内容,简析父亲的形象特点。

4.这篇文章以《父亲的鞋子》为题,有何妙处?

 

1.父亲带着大米和面条进城来看“我们”;父亲怕弄脏新房子,到楼下空地抖鞋子;来年春天,空地上长出个“百草园”;父亲走了,却给“我”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2.不矛盾。因为说父亲“没有留下什么”是指父亲的清贫,父亲辛勤劳碌一辈子,却没有留下什么钱财;父亲“没有带走的一切”就是指父亲留下的精神财富,让“我”收获了情感。 3.①父亲是一个朴实、善良的人,他怕弄脏新房子,特意跑到楼下空地抖鞋子;②父亲是一个爱子情深的人,专门送来大米和面条。 4.①“父亲的鞋子”既是文中的重要物象,又是行文的线索,串起了全文的叙事、议论和抒情。②以小见大,寻常的物象背后寄寓了深刻的人生意蕴。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概括文章情节,可以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划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来概括,有的还需要将提炼的信息整合,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从“父亲搭车进城来看我们,带来了田里新收的大米和一袋面条”“父亲就在空地边,坐在我从楼上拿下来的小凳子上,脱了鞋子仔细抖”“第二年春天,楼下那片空地上,长出了院子里往年没有见过的东西”“我的所谓的感念和心疼,说到底还是我从父亲那里收获的一份感情”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2.本题考查理解重点句子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理解“没有留下的”和“没有带走的”分别指什么。联系全文内容可知,父亲“没有留下的”指的是物质方面的;“没有带走的”是父亲留给我们的影响,是精神财富。 3.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父亲年近八十,还劳作不辍,可见父亲的勤劳;不管路途遥远和自己年迈,进城给儿子送大米和面条,可以看出父亲深爱孩子;为没给儿子买房出过力而感到内疚,连掸身上的尘土也要到楼下去,可见父亲的朴实善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至此,“互联网+”已升至国家层面。实际上“互联网+”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1)读懂图表,在上图的1、2处填入合适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认真阅读上图,然后根据上图内容解释“互联网+”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推荐一位名人来推广“互联网+”模式,写出他(她)的名字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词名句填写。

(1)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2)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3)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4)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子夜》《林家铺子》等。

B.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书中多处精彩的情节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林冲风雪山神庙,杨志景阳冈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宋江智取生辰纲等。

C. 曾被毛泽东赞扬为“宁可饿死,拒不领取美国的‘救济粮’”的现代作家是朱自清。

D.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分析:这一句的宾语是“一带一路”。)

B. 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的扬州是一座古城风貌保存较好的历史文化名城。(分析:“扬州是名城”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C. “阳光明媚”“暴风骤雨”“鉴赏水平”“拨动人心弦”是四个常用短语。(分析: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D. “商店和饭店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实现它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

B. 4月19日,庞公大桥江心主墩开始钻孔,此桥建成将大大缓解我市交通拥堵的现状。

C. 这次大型海上编队驶入印度洋,让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的愿望成为现实。

D. 由于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入,使得部分志愿者还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