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蜜蜂 丰子恺 ①正在写稿的时候,耳朵近旁觉得有“嗡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蜜蜂

丰子恺

①正在写稿的时候,耳朵近旁觉得有“嗡嗡”之声,间以“嘚嘚”之声。因为文思正畅快,只管看着笔底下,无暇抬头来探究这是什么声音。然而“嗡嗡”,“嘚嘚”,也只管在我耳旁继续作声,不稍间断。过了几分钟之后,它们已把我的耳鼓刺得麻木,在我似觉这是写稿时耳旁应有的声音,或者一种天籁,无须去探究了。

②等到文章告一段落,我放下自来水笔,照例伸手向罐中取香烟的时候,我举头看见这“嗡嗡”“嘚嘚”之声的来源。原来有一只蜜蜂,向我案旁的玻璃窗上求出路,正在那里乱撞乱叫。

③我以前只管自己的工作,不起来为它谋出路,任它乱撞乱叫到这许久时光,心中觉得有些抱歉。然而已经挨到现在,况且一时我也想不出怎样可以使它钻得出去的方法,也就再停一会儿,等到点着了香烟再说。

④我一边点香烟,一旁观它的乱撞乱叫。我看它每一次钻,先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然后直冲过去,把它的小头在玻璃上“嘚嘚”地撞两下,然后沿着玻璃“嗡嗡”地向四处飞鸣。其意思是想在那里找一个出身的洞。也许不是找洞,为的是玻璃上很光滑,使它立脚不住,只得向四处乱舞。乱舞了一回之后,大概它悟到了此路不通,于是再飞开来,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重整旗鼓,向玻璃的另一处地方直撞过去。因此“嗡嗡”“嘚嘚”,一直继续到现在。

⑤我看了这模样觉得非常可怜。求生活真不容易,只做一只小小的蜜蜂,为了生活也须碰到这许多钉子。我诅咒那玻璃,它一面使它清楚地看见窗外花台里含着许多蜜汁的花,以及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同类,一面又周密地拦阻它,永远使它可望而不可即。这真是何等恶毒的东西!

因了诅咒玻璃,我又羡慕起物质文明未兴时的幼年生活的诗趣来。我家祖母年年养蚕。每当蚕宝宝上山的时候,堂前装纸窗以防风。为了一对燕子常要出入,特地在纸窗上开一个碗来大的洞,当作燕子的门,那对燕子似乎通人意的,来去时自会把翼稍稍敛住,穿过这洞。这般情景,现在回想了使我何等憧憬!假如我案旁的窗不用玻璃而换了从前的纸窗,我们这蜜蜂总可钻得出去。即使撞两下,也是软软地,没有什么苦痛。求生活在从前容易得多,不但人类社会如此,连虫类社会也如此。

⑦我点着了香烟之后就开始为它谋出路。但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叫它不要在这里钻,应该回头来从门里出去,它听不懂我的话。用手硬把它捉住了到门外去放,它一定误会我要害它,会用螯反害我,使我的手肿痛的不能工作。除非给他开窗;但是这扇窗不容易开,窗外堆叠着许多笨重的东西,须得先把这些东西除去,方可开窗。这些笨重的东西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除去的。

⑧于是我起身来请同室的人帮忙,大家合力除去窗外的笨重的东西,好把窗开开,让我们这蜜蜂得到出路。但是同室的人大家不肯,他们说,“我们做工都很疲倦了,哪有余力去搬重物而救蜜蜂呢?”

⑨忽然门里走进一个人来和我说话。为了不能避免的事,我立刻被他拉了一同出门去,就把蜜蜂的事忘却了。等到我回来的时候,这蜜蜂已不见。不知道是飞去了,被救了,还是撞杀了。

(选自《丰子恺散文》,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第②段加点的“才”字中读出了什么。

2.结合语境,品味第⑤段中加点的“清楚地看见”“周密地拦阻”的表达效果。

3.细读第⑥段,完成以下任务。

(1)假如你是文中的燕子,你穿洞时为什么“把翼稍稍敛住”?请结合语境,描述当时的心理。

(2)联系上下文,说说本段画线处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4.阅读第⑦段,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作者觉得为蜜蜂谋出路“很不容易”的几点原因。

5.从全文看,如果删掉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文章结构也完整,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

 

1.“才”字表明“我”在此之前一直专心于写稿,没空关注这声音的来源,更不知道是蜜 蜂在求出路,表达了“我”对自己只管工作,没能及时为蜜蜂谋出路的歉疚之情。 2.加粗词语写出玻璃一面激起蜜蜂对外界的向往,一面又残忍地扼杀蜜蜂萌生的希望,从而突出玻璃的恶毒和蜜蜂的可怜,表达出“我”对玻璃的诅咒之情和对蜜蜂的怜悯之情。 3.(1)我(燕子)这样做就不会扯大纸窗上的洞,能让主人防风,不会影响蚕宝宝上山,免得辜负主人对我的关爱。 (2)回忆了充满诗趣的幼年生活,表现那时人与生灵的温情,反衬现代人对生灵的冷漠,表达作者对过去那份温馨的留恋,隐含着作者对现代物质文明弊端的批判。 4.一是蜜蜂不懂“我”的劝告;二是怕蜜蜂误会“我”捉它放生的举动;三是“我”不能凭一己之力开窗放蜜蜂出去。 5.画线句写出了“我”心中对蜜蜂命运的牵挂,更能体现“我”对生灵的爱惜、怜悯(爱 护、关爱、同情等)。从前文写“我”一直想替蜜蜂谋出路,到最后这两句交代救蜜蜂的无果而终和“我”对蜜蜂生死未卜的担忧,暗含了“我”对人生错失的缺憾和生命的无常、无奈的感叹。如果删去画线句,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才”是刚刚的意思,内容和情感要联系上下文作答,上文写“我”发现蜜蜂之前,一直“专心工作”, “无暇抬头来探究这是什么声音”,下文写看到蜜蜂正“向我案旁的玻璃窗上求出路”,因此为自己只管工作,没能及时为蜜蜂谋出路的行为感到歉疚。答题模式:“……”(词)的意思是……,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本题考查对语言的品析能力。先把词语还原到文中,联系第⑤段可知,“清楚地看见”写出玻璃激起蜜蜂对外界的向往,“周密地拦阻” 又写出玻璃残忍地扼杀蜜蜂萌生的希望,再从我的感情方面思考,一方面是对蜜蜂的情感,另一方面是对玻璃的情感,抓住关键词“可怜”“ 诅咒”即可。答题模式:“……”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1)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揣摩人物心理,必须联系文章内容。“为了一对燕子”“ 特地”写出主人对燕子的关爱,揣摩燕子的心理时就要紧扣这种关爱和关键句 “那双燕子似乎通人意的”思考,可见,燕子“把翼稍稍敛住”是因为怕扯大纸窗上的洞,不能防风,会影响蚕宝宝上山,是燕子对主人关爱的报答。最后注意要用第一人称作答。(2)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内容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从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作答。内容上要结合文章主题、人物思想情感和主要情节内容分析。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现代物质文明弊端的批判。通过插叙过去奶奶特意在蚕室的窗户上开一个碗来大的洞当作燕子的门的幼年生活情景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对过去那份温馨的留恋,在写法上,和文章的主要情节内容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现代人对生灵的冷漠,更好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答题模式:xx情节写出(回忆、交代)了……(内容、背景),突出了……(主题),表达 (赞美、批判、暗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可由下文三句话看出三个原因,抓住关键句 “它听不懂我的话”“误会我要害它,会用螯反害我”“这些笨重的东西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除去”概括即可。答题时,可用“什么怎么样”或“谁做什么”的形式。 5.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根据题意,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紧抓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另外划线句子出现在结尾,所以还要考虑结尾语段表达情感的作用;分析删去后的效果。 首先从关键句“已不见”“不知道是飞去了,被救了,还是撞杀了”不难分析出画线句写出了“我”心中对蜜蜂命运的牵挂、爱惜、怜悯等情感;其次,作为文章的结尾,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升华了情感,不仅仅是关注蜜蜂的命运,更是表达了对所有生灵的爱惜、怜悯之情,更暗含了“我”对人生错失的缺憾和生命的无常、无奈的感叹;最后分析删除后的效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河北省“低碳宣传周”开展以来,“低碳”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下面是记者关于“低碳生活”的一则街头采访:市民张先生说“现在我家里的灯泡全是节能灯,包括台灯,过去没有意识到用电和低碳的关系,后来看到每用100度电,需要排放78公斤二氧化碳,觉得有些‘触目惊心’,便在节约用电方面用了心。”市民樊小姐说:“现在我也在用行动践行低碳生活。去超市购物,都是自己带购物袋。家里洗菜的水,则用来拖地或者冲马桶。”市民王先生说:“自从知道少坐一次电梯,可以减少2~6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后,我就尽量爬楼梯了。以前每顿饭都要吃肉,现在知道肉类在屠宰、加工环节浪费了很多资源,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就尽量少吃肉了。”   

(1)请写出你从采访对象的谈话中获得的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

(2)请举一个具体事例,谈谈你打算如何“低碳生活”。(不得和选文重复) _____________

(3)下面是快板书《低碳生活幸福多》中的一小节,请你模仿画横线的句子创作一句,倡导大家都来过低碳生活。(要求:前后连贯。)

说低碳,讲低碳,大家别嫌我啰嗦。低碳生活是什么,低碳生活有十多。 购物多用小布袋,环保意识靠自觉。弃物多用环保袋,小区干净又利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书,就是《___________》,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_____________的问题。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②式微式微,胡不归?______________,故为乎中露?(《诗经·式微》)

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

④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课外现代文阅读

可燃冰

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结构上它是甲烷为主的有机分子被包在水分子组成的“笼子”里,由于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其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

它之所以被称作“可燃冰”,一方面是因为既含水又呈固体,看来像冰,另一方面,甲烷与水分子结合很弱,外界稍加扰动就可以让其分离出来,很容易点燃。

它燃烧值很高,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明显高于煤炭、石油,燃烧污染却又比煤、石油小,更加的清洁环保。

它储量巨大,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底、陆地冻土层和极地之下。有专家估计,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因此,可燃冰是一种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未来能源,是世界瞩目的战略资源,对我国能源安全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可燃冰虽然储量大、分布广,但形成年代要比石油、天然气晚得多,覆盖的海底地层普遍是砂质,现有的海底钻井设备开采它就好比在“豆腐上打铁”、用“金刚钻绣花”,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砂石涌进管道,造成开采失败。

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删去后对句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        )

A. 它储量巨大,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底、陆地冻土层和极地之下。

B. 有专家估计,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

C. 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砂石涌进管道,造成开采失败。

D. 可燃冰虽然储量大、分布广,但形成年代要比石油、天然气晚得多。

2.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列数字、分类别    B. 作比较、打比方    C. 作比较、下定义    D. 列数字、作比较

3.下列句子划线词语去掉后对句子影响不大的一项是(        )

A. 可燃冰的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B. 可燃冰既含水又呈固体,甲烷与水分子结合很弱,外界稍加扰动就可以让其分离出来。

C. 覆盖可燃冰的海底地层普遍是砂质,利用现有的海底钻井设备开采它就好比用“豆腐”打“铁”、用“金刚钻”绣“花”。

D. 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A. 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景色。

B. 上片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的笙箫随风飘来,描绘的是一幅淡远的画面。

C. 下片结句“惊起沙禽掠岸飞”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

D. “无风水面琉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