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

①欲济无舟楫,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请默写孟浩然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颔联和颈联,或《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后四句。

 

(1)①端居耻圣明 ②悠哉悠哉 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解析】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庇”“宦”“籁”“磬”等字的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海运:海水运动

B. 南冥者,天池也    天池:天上的水池

C. 怪者也          志:记载

D. 扶摇而上者      抟:盘旋飞翔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    鹏徙于南冥也

B. 名为鲲  正色邪?

C. 化而鸟  其名

D. 飞    鸣之不能通其意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原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A.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互相吹出的风。

B. 奔腾的野马,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C.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D. 奔腾的野马,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互相吹出的风。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

B. 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塑造了大鹏这一典型形象,其特点是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后来的“鲲鹏展翅”“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等成语也都活跃在我们的书面和口头表达中。

C. 本文选自《庄子集释》,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合称“老庄”。

D. 本文富含哲理,却一点儿也不抽象枯燥,而是将深刻的哲理寓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之中,激情澎湃,荡气回肠。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夏季来临,为了避免学生溺水的事情不再发生,学校一定要加强宣传教育。

B. 成都的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炎热、最烦闷、最让人觉得漫长难熬的季节。

C. 通过每天下午的体能强化训练,使我们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D. 青城山那葱茏的美景让我深深地沉醉,我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彻大悟后便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B. 面对国民党的残暴行为,闻一多怒不可遏,拍案而起

C.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瞬息万变,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文化跟上时代的脚步。

D. 这里经过大地震后,到处一片分崩离析的景象,不知何时才能恢复以前的山清水秀。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的结果。

B. 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C. 看到了吗?如我所说吧——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车夫之王呐。

D. 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暄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 qiāng然    稀sū         蛮héng       不知所cuò

B. wó旋       劫nàn        liáo望       jiá然而止

C. bàn      jūn裂        寒jìn         tiǎo拨离间

D. wǔ       雾ǎi         qiáng褓bǎo    qiáng词夺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