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明月照雪 包利民 ①记忆中有一年的中秋节极冷,傍晚时...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明月照雪

包利民

①记忆中有一年的中秋节极冷,傍晚时分便下了场雪,地上积上了薄薄的一层,夜里一时未融。天便晴开,圆月升空。月光照在那层雪上,银辉流泻,氤氲着一种清冷迷蒙的氛围。雪极浅,月光淡淡,两相辉映,一时分不清是雪还是月色满庭。

②早晨阳光照耀,那层雪已逝去无痕,回思昨夜情景,恍惚间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就像梦里的种种。月光照着最初的雪,极难相遇,最早的几场雪都是早早地融化掉,若是夜里,则天阴无月。所以,那一场雪,那一轮月,一直记得。

③而到了深冬时候,朗月涂抹雪原的情景却是常见。

④一个很冷的夜里,我们的车快接近城市的时候出了故障,于是相互鼓劲儿步行回去。穿得极厚,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下,依然是难捱,只好脚步加快,以此来驱散如影随形的冷。是夜月圆如镜,照着周围无尽的雪野。由于是抄近路,所以地上的雪都盈尺,每一步下去,都是柔软的羁绊。厚厚的雪原,在月光下闪着淡远朦胧的光,北风猛烈,吹起细雪如雾飘飞,细细密密的光亮飘忽消散。

⑤起初的时候还满怀欣赏的意趣,可是当寒冷浸透了身心,当落脚越来越沉重,便只剩下归心似箭。到得家中,温暖扑面,缓解了身上的冷,向窗外望,一轮冷月依然照彻。回想刚才路上的一切,便又觉美好临近。原来,那许多的艰难,也造就了平时难得看到的美,当一切都走过之后,回望,那份美更是直入心灵。

⑥寒冷凝结的情致,寒冷绽放的美丽,有着特别的感染力。或许人生的际遇也是如此,在最艰难的时候,总会有让我们铭记的感动,虽然有苍凉侵怀,可是那种美丽却是入心。

⑦去年的元宵佳节,正逢天气晴好,夜空幽蓝,明月高悬。出门去看月,门前的水上公园里却是各种灯光闪烁,抬头见月,低头却艰觅月色,月光已被灯光排挤得无迹可寻。于是便信步向远处走,出了城,一片广阔的雪原,直连向更远处朦胧的山影。仿佛远离了尘世,月亮也一下子清晰亲近起来。月色将雪原轻拥,一片幽幽的明亮,是夜有轻轻的风,细密的月光同着细密的雪一同流淌。此刻浑然忘了寒冷,眼中心里,只有那月,只有那雪。

⑧忽然想到,这轻风,这雪花,这月色,如此的风花雪月,尽集于此,却有着全新的意味。回头看身后城市的万家灯火,竟有着不真实的感觉,处于天地间的两方虚幻,就似立于人生的极致,流连且眷恋。

⑨真的,人的一生中不会经历太多明月照雪的情境,非是难遇,而是我们习惯了不去寻找。一如在长长的一生中,我们已经走得麻木,习惯了随波逐流,却不会于艰难坎坷中去寻那一份映亮生命的美。

⑩所以,不管怎样的际遇之中,我都希望我们的心里有着明月,还有月亮下洁白的雪原,如此,我们的生命,定会皎皎如月纯纯如雪,无论何时回首,都是永远的圣洁美好。

1.围绕“明月照雪”,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请分别概括。

2.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说说加点字词的使用有何好处?

(1)由于是抄近路,所以地上的雪都盈尺,每一步下去,都是柔软羁绊

(2)抬头见月,低头却艰觅月色,月光已被灯光排挤得无迹可寻。

3.第⑦段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4.下面是对文章题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题目简洁明了,富有诗意    B. 题目表明了文章的写作内容

C. 题目寓示了文章的主旨    D. 题目设置了悬念、引人入胜

5.根据你的阅读理解,说说本文最后两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1.(1)回忆了寒冷的夜里雪地疾走的美好感受。(2)元宵节时欣赏城外月光下的雪原的美景。 2.(1)“柔软”写出了雪十分松软的状态,但“羁绊”一词强调了行走的困难。“柔软的羁绊”准确形象的写出了在厚而松软的雪地里行走的艰难。(2)“排挤”一词准确的描绘了城市灯火通明导致月色难觅的情状,表达出作者的失望和遗憾之情。 3.景物描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轻拥”赋予了月色以人的情态,生动传神的描绘出雪月相融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此情此景的喜爱之情。 4.D 5.结尾两段的议论,揭示了文章的题旨,抒发作者的人生感悟,希望人们心中有明月和雪原,让生命永葆圣洁美好。(意思答到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概括文章情节,可以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划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来概括,有的还需要将提炼的信息整合,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从“一个很冷的夜里,我们的车快接近城市的时候出了故障,于是相互鼓劲儿步行回去”“原来,那许多的艰难,也造就了平时难得看到的美,当一切都走过之后,回望,那份美更是直入心灵”“出了城,一片广阔的雪原,直连向更远处朦胧的山影。仿佛远离了尘世,月亮也一下子清晰亲近起来”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2.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1)“柔软”突出雪非常厚,“羁绊”指“束缚”,形象地写出了行走的费力。(2)“排挤”本指凭借势力或运用手段,使不利于自己的人失去地位或利益,在这里表达了作者看不到月色的遗憾。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画线句子是自然景物描写,“月色将雪原轻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描绘出月光下美丽的雪景,表达了作者的欣喜。 4.此题考查学生对标题妙处的赏析。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D项有误,“明月照雪”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没有设置悬念。 5.此题考查的是段落的作用。段落的作用通常包括结构和内容两部分:结构作用一般有过渡、引起下文、总结上文、为下文做铺垫、首尾呼应、点题等;内容作用一般是点明中心、深化中心、便于抒发某种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等。最后两段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我都希望我们的心里有着明月,还有月亮下洁白的雪原”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告诉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中的美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美丽的谎言

①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

②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教师。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100。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了100。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

③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我心里一直惦着花名册上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的入学考试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当我满怀着希望从校园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④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⑤从我离家来美国,至今已快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跟母亲说过不少的谎话。刚到这座城市时,包围我的是陌生和孤独,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都不那么容易。在5个月的时间里,我换过5次住处。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不了而被迫转移。拎着一个大箱子,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我都住过。每天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之所以这样,惟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⑥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我愣了好久,觉得心里很慌,赶忙往家里拨电话,拨到一半,又停了下来,我质问母亲又有什么用呢。我原本真切地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

1.文中写到了哪些美丽的谎言?

2.作者为什么认为“用心说出的谎言是美好的”?(用原文回答)

3.揣摩下列句子,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要求简答。

(1)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加点词语“敏锐”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该句使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老师什么特点?)

4.说说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该句在文中的作用。

5.本文中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触动人心,“我”和“母亲”之间善意谎言更让人潸然泪下。在七年级的语文课本上也有这样的动人篇章,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情爱意,请你列举出两篇文章(课文)的篇名,并用自己的话作简要评述。

 

查看答案

为了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培英中学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气氛,请你为此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可以引用名人名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示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霈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年正是读书时”,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古代名人志士少年时期勤奋读书的故事,其中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刻舟求剑        B.凿壁偷光        C.悬梁刺股        D.磨杵成针

(4)七年级某班决定围绕这次活动创办手抄报,关于手抄报的名称,有的建议用“开卷有益”作为报名,有的建议用“雏鹰展翅”作为报名,你认为哪个报名好?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之后以__________为生。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_________的女儿。

(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________________(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加,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_________(人名)究竟是什么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从来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huáng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钟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fú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辉huáng______         条fú______         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3)“端”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四个义项,文中“发端”的“端”意思应为______。(只填序号)

A.正,不歪斜     B.正派,正直     C.事物的一头     D.用手很平正的拿

(4)本段文字,作者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默写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和下句。

①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⑤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_____________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2)理解性默写。

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