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母亲的抽屉 陈雪 ①我所知的家庭结构,节俭的父亲,通常会配上一个“手很松”的母亲...

母亲的抽屉

陈雪

①我所知的家庭结构,节俭的父亲,通常会配上一个“手很松”的母亲,反之亦然,当然也听说过夫妻俩都挥霍无度,或者夫妻都是一文钱打二十四个结,这些搭配当然意味着这个家庭的命运,与孩子们的遭遇。

②我的父亲节俭,小钱几乎不花,大钱也要精打细算。母亲则脑中全无算盘,几乎可以说对币值无感,年轻时母亲在工厂帮人煮饭,家里还兼做加工,感觉也是勤劳刻苦,后来家里做生意,都是现金买卖,大钱进出,然而我们家财物完全不经母亲之手,因为钱在她手上,只有花掉一途。母亲用钱手松,却也不买什么奢华品,她与父亲不同,她是个没有物欲的人,除了抽烟喝咖啡,喂流浪猫狗,没什么个人开销,她会无故地把钱花掉,全是因为心软。她最怕碰上推销员了,完全躲不过,跟遇到抢劫没两样,一来担心人家业绩不好,又觉得拒绝了对方会难堪,或是自己脑中没有个“不”字可用,只想赶快买了以脱离彼此都尴尬的处境。

③因为这种个性,母亲很少上街,真要上街了,父亲也只让她带必要的金额,几乎在出门前都演练过了。因为太少上街,大街上对她充满了诱惑,长大后我偶而陪她出门,她总是喜滋滋地看这看那,样样都新鲜好奇,因为只能看不能买,感觉她特别手痒。后来她迷上逛便利商店,因为妹妹给她办了加值卡,她成了闪灵刷手,零食饮料咖啡茶点,见什么都想买,有时见她走出商店,一脸徬徨,真不知她是开心还是迷惑,手上堆满的物品该如何回家交待?沿途就把那些吃喝小物送给其他摊贩朋友。

④我难得回家,除了与家人聚餐,必定会巡视什么似的打开母亲的抽屉,那是客厅茶几底下的置物空间,两扇小门一开,就是母亲所有的秘密了。所谓的秘密,不过就是一些化妆品与药品,昂贵的东西都得偷着买。早些年母亲用的是一种老牌子pola保养品,化妆品则用资生堂,她也曾是穿着入时,打扮得宜的美人。母亲的抽屉随着年岁越来越空,有时,里头还藏着妹妹帮她买回的狗食猫粮,属于她个人的用品渐少。

⑤ 巡视母亲的抽屉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在我心中,母亲是天神般的存在,她的一举一动都是我恋慕的对象,抽屉里的打火机、小剪刀、粉饼、唇膏,全都用些饼干纸盒分装,孩子办家家酒似的,有种奇特的童趣,母亲不善理财,也不善理家,她年轻时就抽烟,对三姑六婆毫无招架之力,是乡下人里最不典型的主妇。我总记得母亲化妆速度快,因为皮肤好,只上粉底,口红一抿,就很漂亮,后来的母亲对于外貌已不注意了,抽屉里的化妆品久久才更换,我会为她添购有着高雅香气的护手霜与乳液,她的抽屉对我不再神秘,而变成我企图窥探母亲内在的容器。母亲都在想些什么呢?她曾经的美貌凋萎蜕变成一慈祥老妇,像那些高山民族满脸皱纹亲切却神秘的巫。我担心她不快乐,我想在她抽屉里放点什么使她开心的小东西,但她说,她什么也不需要。

⑥高中时,我曾与母亲回南部外婆家住过一段时间,那时,她总会偷看我的日记,想理解正值青春期的我脑中思维,成年后,我谈着艰难的恋爱,曾有一度与家人决裂,那时,我颤抖着手想给母亲写信,我想起自己从不曾对她说过我心中曲折想法,她看我永远是个优等生,是成年就离家的鹰,她远远看我,从不让我知道她担心。我的母亲善于爱人,特别能理解人的脆弱与无奈,真正不分贵贱,没有成见地看人,她花了一生的时间爱我,而我总是离开她,我在离她最远的地方看见她爱人的力量,终于把中年的我感化成一个越来越柔软的女人,我开始学她化妆,学她爱人,学她那样宽厚地看待生命,我桀傲不驯的脸将来也会变成她那样皱纹满面的模样吗?母亲的抽屉空空如也,只有几件小物,单纯地象征她微小的存在。她安于这样渺小,她眯起眼睛微笑,风霜皱纹如画,仿佛是说,你们快乐,我就满足了。

1.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第③段中加点的“喜滋滋”有何表达作用?

3.赏析第⑤中划线句子。

4.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②段写父亲节俭与母亲花钱手松进行对比,突出赞美了父亲勤劳持家的品质。

B. 母亲抽屉里的秘密全部是些昂贵的化妆品与药品,说明了母亲时尚而热爱生活。

C. 在母亲的潜移默化下,“我”学“她”化妆,学“她”爱人,学“她”那样宽厚地看待生命。

D. 母亲不善理财,却很会理家,井井有条的抽屉就是证明。

5.请用简洁语言概括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

6.第⑥段最后一句话“她安于这样渺小,她眯起眼睛微笑,风霜皱纹如画,仿佛是说,你们快乐,我就满足了。”你是怎样理解的?

 

1.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说明不同的不同家庭结构对家庭和孩子的影响,为下文写父亲节俭、 不亲手松作铺垫。也为后文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埋下伏笔。 2.表现了母亲对上街购物的期待和欣喜,于上文“很少上街”和下文“特别手松” 相照应。 3.角度一: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母亲历经岁月沧桑后的慈祥、宽厚和善意。角度二:“凋萎”“蜕变”形象地写出了岁月变迁和时间流逝对母亲的影响、写出了“ 母亲什么也不需要”的宽厚和爱人之心。 4.C 5.母亲的“手很松”,脑中全无算盘:母亲善于爱人。特别能理解人的脆弱和无奈。母亲宽厚地看待生命、 对待他人。 6.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写进了作首对母亲的感念之情,看似“手松”的母亲、实际上是在“最远的地方” 去爱人、去挂念他人、去传递爱的力量。 【解析】 1.本题考查第一段的作用,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本文第一段运用对比手法,为下文写父亲节俭,母亲手松作铺垫。也为后文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埋下伏笔。 2.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解释某句话或某句话中关键词的含义,是中考阅读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解答这类试题,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结合作者运用的比喻、夸张、象征、衬托等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喜滋滋”表现了母亲对上街购物的期待和欣喜。 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结合比喻的修辞方法和“凋萎”“蜕变”等词语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C项理解分析正确,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分别为:A:第②段写父亲节俭与母亲花钱手松进行对比,是为了侧面表现母亲的脑中全无算盘。B:说明了母亲年轻时也很爱美。D:母亲不善理财,也不善理家。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母亲不会算计,善于爱人,宽厚地看待生命,对待他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词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绿丛红橘最宜秋。 欧阳修《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

(2)淋漓痛饮长亭暮,______________。陆游《哀郢》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一句 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5)《夜雨寄北》诗中蕴含羁旅他乡的抑郁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刘姥姥逗笑》这一笑剧中,突出写了宝玉、湘云、黛玉、宝钗、王夫人等人的笑,写得有主有次,有点有面,有显有隐 ,有详有略。每人一种姿态,一人一副笑貌。

B. 《陋室铭》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 《口技》结尾交代道具的简单是为了正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和绝妙。

D. 《智取生辰纲》七人是指晁盖、吴用、杨志、刘唐和三阮。

 

查看答案

请将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秦始皇焚书坑儒,建阿房,销兵器,千百年来在人们的脑子里留下的是一个暴君的影子。

②读中国古代史,知道战国时候,魏惠王、燕昭王、胡服变俗的赵武灵王,都曾段落地筑过长城,来卫国御胡。

③独独万里长城至今亮在祖国人民的心里,矗立在祖国连绵的山上,成为四千余年文明古国的标志。

④万里长城,孩提时的脑子里就早已印上它伟大的影子了。

⑤ 秦始皇遣蒙恬斥逐匈奴之后,又因地形,制险塞,从临洮至辽东将长城来了个连络的修筑,广袤万余里;工程的浩大,那不是隋朝的运河,非洲的苏伊士所能比拟的。

⑥这不是因为万里长城是秦始皇的什么丰功伟绩,而是因为它是几千万古代劳动人民血肉的结晶!

A. ② ①⑤④③⑥    B. ④②①⑤⑥③    C. ②⑤④①③⑥    D. ④②⑤①③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武当山景区陆续投资千万元对太子坡、紫霄、琼台、金顶和古神道沿路等处28座公厕进行全面改造、维修和扩建。

B. 6月5日上午,十堰市市举行“美丽十堰,我是行动者”庆祝世界环境日、助力三大攻坚战暨万人徒步公益行。

C. 丹江口沧浪洲生态湿地步行桥的主桥由56个红色钢环累积而成,彰显全国56个民族坚定不移跟党走、携手共筑中国梦。

D. 在首届 “湖北工匠”表彰大会上,十堰市绿松石雕刻大师常东方、刺绣大师沈昌慧、茶艺大师李晓梅在展区现场展示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所说的和所发生的一切情况都会像拼板游戏中的一块块图板那样各得其所

B. 光怪陆离的人群,奇异的声响,一齐向她袭来,使她感到恐惧。

C. 小思在做事不认真,总是虚与委蛇,班主任因此多次找他谈话。

D.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所以散步是健康生活的不二法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