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绮丽(qǐ) 猗郁...

(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丽(qǐ)    郁(yǐ)   乳未干(chòu)

B. 落(yǔn)   对(shì)  轻怕重(niān)

C. (jié)   休(qì)   岿然不动(kuī)

D. 窗(xián)  安(mì)   苦心孤(yì)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A.“猗郁”的“猗”应读yī;“乳臭未干”的“臭”读xiù。B.“对峙”的“峙”应读zhì。C.“狡黠”的“黠”应读xi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摘自课文中的内容,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那挑酒的汉子”是______(人名),这段文字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______(作者名)的小说《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艾叶香中寻玉佩

邹凤岭

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迎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焯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簇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都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呜呜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选自《做人与处世》)

1.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

__________→教“我”磨面做饼→给“我”压岁钱→②__________→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佩的去向

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文中两处画线句。

(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3.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

4.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查看答案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不应有恨,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5)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杜甫《春望》)

(6)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白居易《观月有感》)

(7)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壮阔,意境雄浑。

(8)《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

2.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周武王克殷,封姬姓于巴,爵之,建都江州,为南土诸侯之首。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蔓子性行刚烈,晓畅军事,夙夜筹谋。遂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终救巴,蔓子亦身披坚执锐。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借楚之威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然巴土不可分。宁死,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死国,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日:“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之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摘自《华阳国志》,有删改

(注)①季世:末代。②弭:平息,消除。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肉食者      先帝不以臣卑

B. 将吾头往之  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曰

C. 入见        不知有汉

D. 封姬姓巴    是故所欲有甚生者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的“肉食者”指的是当官的人,这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类似的如“布衣”指的是平民百姓。

B. (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应为“借楚之威/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然巴土不可分”。

C. (甲)文选自《左传》,这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本文所写的是春秋时期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

D. (乙)文中的“巴国”指的是现在的云南省,巴山蜀水指的就是云南地区。

3.下列对两个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顶是(    )

A. (甲)文着力运用精彩的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提示主题和表现人物性格。

B. (乙)文主要是通过描述楚王的言行从侧面来刻画巴蔓子这一感人形象的。

C. (甲)、(乙)两文都略写战争过程,甲文是为了突出曹刿的谋略与机智,而乙文则是为了突出楚国军队的勇猛与强大。

D. 曹刿的“肉食者鄙”、巴蔓子的“自刎以死国”、陈胜的“举大计”与诸葛亮的“兴复汉室”都表达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悲愤之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