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奶奶的背脊像什么呢?面对这个简单的问题,我有些忧虑起来,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它...

奶奶的背脊像什么呢?面对这个简单的问题,我有些忧虑起来,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它。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脊背是不断变化着的,它每一个阶段给我的印象也是迥然不同的。

幼年时,奶奶的脊背是一张温暖的摇篮。无论走到哪里,奶奶都把我背在背上。那时候,我喜欢热闹,哪里热闹我就吵着要到哪里去。我的这个脾性正合了奶奶的意,因为她喜欢看戏,有了我这个小祖宗,她去看戏就成了理所当然。

每每听说有庄子唱戏,奶奶早早地把一家人的晚饭烧好,就背着我跑出了门。奶奶虽然不识字,但是对于戏文却门儿清,还能唱上一些。我在路上无聊的时候,奶奶就哼着戏文逗着我。我呢,被背篼兜着,一摇一晃的,在摇篮里一样,不大一会儿就在奶奶的催眠曲中睡着了。等到我醒来的时候,戏一般都唱了十之八九。奶奶呢,背着风,靠在稻草堆上,眼睛盯着戏台,嘴里哼着,手里打着拍子,背篼一晃一晃的,那真是一种不一样的舒适呢。

看到我醒了,不闹腾,她也不问我;但是只要我哼唧一声,她就会从口袋里变戏法似的,掏出一两粒糖果塞进我的嘴里。有了糖果,还有热闹,我自然也就舒舒服服地享受着自己的快乐了。

看完了戏,一般都是深夜了,但是只要附近有卖零食的,奶奶就会跑去买上一点瓜子、花生之类的零食给我吃来醒瞌睡,以免睡着了感冒。我呢,就一直从戏台下吃到家里,就是嘴酸了,嘴干了,也不愿意停下来——要知道,那时这可是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的美食。

读书了,奶奶的脊背是一座平稳的桥。那时,我在小河那边的小学里读书。只要下大雨,山洪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从峡谷里冲下来。我们放了学,气喘吁吁地跑到小河边。河滩上都被洪水吞没了。它咆哮着,翻卷着,裹挟着树枝、砂石和泥土一头撞了下来。那声响,声如奔雷,那气势,万马奔腾。

我仗着自己会点水,脱下鞋子,把裤管绾到膝盖处,想试一试。但一下水,我就吓得退了回来。那脚底的沙“嗖嗖嗖”地往下蹿,就像受惊的兔子一样——脚都踩不实,还怎么过河?

奶奶在对岸看到了,嚷嚷着。虽然听不见,但她那团团转的焦急我还是看在眼里的。好在小伙伴的家人也赶来了,他们在河中很快拉起了一根绳子。奶奶从不容许我一个人摸水过河,说怕我被水冲走,她总是固执地要背我。那么大的水流,人稍不留意,就有可能摔倒,我吓得趴在奶奶的背上,闭着眼睛不敢看,只是心里默默地祷告着,祖宗保佑,祖宗保佑。等到过了河,提着的心放下了,我从奶奶的背上溜下来,抱着奶奶的脸就亲。这么大的孩子还亲奶奶,羞不羞?乡亲打趣我。我也不害羞,我奶奶,我怎么不能亲了?

那时,奶奶的脊背还是一根屋梁,家里大大小小的事,虽然有父亲,但是最后做决定的一般都是奶奶。人們都说,我的奶奶撑起了半边天,这话我信。

而现在,奶奶的脊背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圆。也许是一生的劳动太过辛劳,奶奶四十多岁的时候,腰就弯了,而现在弯得更厉害了。虽然拄着拐杖,但是头却在拐杖头的下面,似乎脊背支撑不住她的身体似的。

有时候,我就悲哀地想,要是没有拐杖,奶奶是不是再也抬不起头来了呢?但是,奶奶却想得很开,人生不就是求一个圆满吗?要是哪一天,我真的成了一个圆,你们不要悲伤,因为那是圆满的圆。要高兴,知道吗?我强笑着,心底还是有些涩涩的。

这就是我奶奶的脊背。

1.文章以“奶奶的脊背”为题,有什么好处?

2.划线句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本文在叙述过程中详略得当,请简要概括详写奶奶的两件事。

4.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幼年时,奶奶天天背着我,所以“我”心中“奶奶的脊背”是一张温暖的摇篮。

B. 读书了,奶奶背着我过河,所以我心中“奶奶的脊背”是一座平稳的桥。

C. “现在,奶奶的脊背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圆”采用了比拟的手法赞美了奶奶的乐观和豁达。

D. “家里大大小小的事,虽然有父亲,但是最后做决定的一般都是奶奶”,所以在我看来“奶奶的脊背”还是一根屋梁。

5.尾段说“我强笑着,心里还是有些涩涩的”,原因是什么?

6.请概括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奶奶的脊背”作为文章的叙事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暗含了对奶奶辛劳一生的感激和赞美之情,突出了文章主题。 2.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第写出了奶奶看戏入迷的情态,表明了奶奶对戏的喜爱。 3.幼年时,奶奶常带我到庄子去看戏,看完戏给我买零食吃;放学后下大雨,河水暴涨,奶奶背我过河 4.C 5.奶奶一生辛劳40多岁就弯了腰,看着奶奶似乎脊背支撑不住她的身体似的,近乎一个圆,心中充满了对奶奶现状的担忧酸楚,所以心里涩涩的;奶奶很豁达,对奶奶充满了敬佩和挚爱,所以强笑着。 6.奶奶是一个性格乐观、豁达,疼爱晚辈,喜欢看戏,勤劳持家的驼背老人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 2.试题分析: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情感、心理)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本题可以从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角度,结合主旨和语境进行分析作答。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结果”的方法进行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4.试题分析: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C“现在,奶奶的脊背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圆”这句话并不是赞美了奶奶的乐观和豁达,而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奶奶因“太过辛劳”而驼背的情形,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担忧和内心的酸楚。故答案为C。 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探究句子的含意。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就此题而言,抓住“强笑”与“涩涩”来揣摩“我”的内心感受即可作答。 6.试题分析: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如果还要求摆出理由和举例,就要从原文中概括例子来证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词默写填空。

(1)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2)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4)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的《望岳》中意思与之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孙权劝学》节选自本书。

B. 《骆驼祥子》描写了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到小说结尾祥子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拥有自己的一辆洋车,养家糊口。

C. 《阿长与 <山海经>》是周树人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而写成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

D. 茨威格去南极探险成了伟大的“悲剧”,传记文学《伟大的悲剧》在叙述和描写中又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查看答案

请将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少点污染,多一点绿色,保护环境,你我可以做得更好。

② 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约水电、告别白色塑料,我们不能置身事外。③所以,生态环境与你我的健康息息相关。

④像保护眼睛 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特生命- 祥对特生态环境,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⑤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世界上每10人中就有9人仍然呼吸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空气,估计每年因空气污染导致疾病而死亡的人数高达700万,每年逾四分之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归因于不健康的环境。

⑥你知道吗?

A. ⑥②⑤③①④    B. ⑥⑤③②④①    C. ⑤③②⑥④①    D. ⑥⑤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如何培养青少年多读书、勤思考的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是老师和家长面临的一大问题。

B. 三个学校的领导共同出席了运动会的开幕式。

C. 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大学充满了信心。

D. 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他从小就养成了体谅人的好脾气。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小思养的宠物狗能帮小思开门,小思和他的宠物狗心有灵犀

B.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脸就要展开似的。

C. 他听了励志者的教诲顿时气冲斗牛,决心大干一番。

D. 华为的员工在世界各国间飞来飞去做生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