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②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③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④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叶的灵动,显出小屋的安静;树干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树色的鲜亮,显出小屋的沉着。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A. ①句把“山”比喻成 “眉”,把“小屋”比喻成“痣”,写出了山的形和色,又点染出小屋的玲珑小巧,让人联想到妙龄女子的美好面容。

B. ②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屋的出现为山景增添了生机和情调。

C. ③句“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树对小屋的衬托作用。

D. ④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树、屋相互衬托,相映成趣的美。

 

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D项的分析有误,第④句运用排比,突出了树对小屋的衬托作用,而不是相互衬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乡愁打动观众心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舌尖2》)开播后,在网络和电视上创造了收视奇迹,并跃居微博话题榜首位。许多观众说,喜欢《舌尖2》就是因为它不仅拍摄了美食,更讲述了做美食的人和事。其中浓浓的乡情更让不少背井离乡打拼的人流下了眼泪。也有网友说,看到人们为准备食材付出的艰辛,让我在体味美食的同时,学会感恩。

A. 温情催人双泪垂    B. 体味美食学感恩    C. 佳片掀起收视潮    D. 新作追求国际化

 

查看答案

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戒台寺位于北京西郊,寺中佳木葱茏,松柏以“古”“奇”而闻名于世。寺门前的五棵油松,            。正殿前的两株银杏,一雌一雄,它们是金代所植,乾隆御封它们为“公孙将军”。戒台寺中的树木,           ,绿冠如盖,姿态奇特,吸引中外游客前来观赏。

A. ①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树形似虬龙盘曲   ②树形高大

B. ①树干粗壮有力,直径达1.15米,枝繁叶茂     ②高大树形

C. ①树干粗壮有力,直径达1.15米,枝繁叶茂    ②树形高大

D. ①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树形似虬龙盘曲   ②高大树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声乐训练是门科学,需要合理安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才能有好效果。

B. 6月14日,荷兰队5:1大比分完胜,以锐不可当之势轻取上届世界杯冠军西班牙队。

C. 妈妈想起了临别时安安呕心沥血的哭喊,凄惨的哀求:“妈妈——安安也要——买书——”。

D. 这部电影的画面处理别具匠心,画面全用冷色调,很好地突出了战争的残酷。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fāng)    脑(suí)    天(qiàn)     不能自(yǐ)

B. 育(bǔ)      堵(sè)     刻(qīng)     人才济济(jǐ)

C. 妒(jí)      粗(cāo)    梁(jǐ)       相依相(wēi)

D. 著(zhuó)    立(chù)    罚(chéng)    自怨自(ài)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

﹣﹣温•卡维林

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伏尔泰

读了上面两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体特征鲜明;

(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