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 《傅雷家书》名著阅读检测题 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信的...

名著阅读

《傅雷家书》名著阅读检测题

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信的摘编。主要谈了_____ 做人(生活,_______两方面的话题。

2.《傅雷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犹如山间潺潺的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读完这本书后,你肯定感受颇深,请简要谈谈。

3.阅读《傅雷家书》选文,回答问题。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①从选文可以看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②作者提到克利斯朵夫的目的是什么?

 

1.艺术学习 2.示例:《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子的真情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感人至深。我们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3.①乐观、坚强、敢于正视错误的人。②是为了鼓励儿子像克利斯朵夫一样坚强、乐观,宠辱不惊,能用客观的立场分析所面对的一切。(大意正确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此题考查的是与《傅雷家书》有关的文学常识。傅雷主要谈的两方面话题是“艺术”和“做人(生活,学习)”。 2.试题分析:开放性试题。既可以从父亲对儿子的情感或文章所表达的道理上来赏析,也可以从用语的亲切自然,文字的生动优美这一方面来欣赏。一定要联系原文的相关语句。言之成理即可。 3.试题分析:①可抓住关键句来分析。如可提取“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等句分析,即可分析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②此题比较容易。作者提到克利斯朵夫的目的可分析“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等句。实际上就是要告诉儿子,要做到这几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储存在玻璃里的信息可达到地球年龄的3倍。

②这些听起来很可怕,所幸的是,人类的智慧和创造能力是无限的。

③就在去年2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数据存储技术,利用玻璃中的微型纳米结构去编码信息。基于这一技术,标准尺寸光碟能保存约360TB的数据,而在温度高达190℃的环境中可维持长达138亿年。这一时间与宇宙的历史相仿,达到地球年龄的3倍。

④这一技术被称作“五维数据存储”,最初发表在2013年的一篇论文中。自那时以来,科学家仍在继续对技术进行优化。目前,科学家计划进一步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甚至实现商用。

⑤参与这项研究的研究生艾比德·帕特尔表示:“我们可以编码任何信息,我们没有局限,只要给我们文件,我们就能将文件录入光碟。”

⑥五维光碟能使用位于玻璃碟片内的微型物理结构,即“纳米格栅”去保存信息,而通过读取折射的激光可以表达5种数据状态。这也是这种技术名称的来源。利用激光技术,设备可以知道纳米格栅的方向、激光折射的强度以及用X、Y、Z轴表示的空间中位置。因此,相对于传统光碟,五维光碟的数据存储密度更大;蓝光光碟可以保存128GB的数据,而五维光碟存储的数据量可以达到蓝光的近3000倍,即360TB。

⑦由于玻璃是一种坚固的材料,只有很高的高温才能导致玻璃熔化或变形,而玻璃又有着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因此这种五维光碟能确保数据在非常长的时间里不会丢失。研究人员表示,五维光碟可以耐1000℃的高温。

⑧对图书馆和博物馆来说,五维数据存储技术很有潜力。而科学家认为,这一技术也可以在不久的未来得到商用。尽管在这种光碟中记录信息还需要用到成本高昂的实验室激光设备,但光碟数据的读取并不困难。南安普顿大学的团队表示,类似DVD播放器的光碟读取设备将在几十年中面市。

节选2018.04《教师博览》〈未来我们将把数据存在哪里〉

1.读完此文,你知道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请你为之下定义。

2.第⑥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3.请辨析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五维数据存储技术已经商用,在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______

(2)五维光碟不仅比蓝光光碟的数据存储量大,而且保存时间长耐高温。_____

(3)五维数据存储技术很受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欢迎。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祖父和他的牛

赵畅

①祖父爱牛,是因为从小就与牛打交道。对地处浙东四明山麓的小山村而言 ,耕牛就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没有耕牛,庄稼的收成就无法保障。因为家里养了牛,孩提时的祖父,白日便天天与牛在一起。

②我从小寄养在小山村祖父祖母家,颇能感受祖父对牛的爱怜。祖父赶牛耕田时,似乎很少吆喝,虽手握竹鞭,但那竹鞭小得似乎只能用来挠痒,且只是悬而不抽。(1)我很是纳闷,同样的牛,何以到了祖父手里,就那般驯服了呢?

③渐渐地,我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每当田间休息时,祖父并不急于吃我送去的点心,而是将牛牵到田塍旁的水渠边,先让牛饮水解渴,再让它吃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草料。看着牛不慌不忙、舒心惬意地吃着草,祖父这才安心地坐下来吃点心。(2)可不知为何,祖父一边吃着点心一边仍不安地双眼紧盯着耕牛,我心里想祖父怎么这么不放心呢?“你看,这畜生又来了,拍死你!”不一会儿,只见祖父一把放下碗和筷,像离弦的箭一样,腾地冲向耕牛,用他那长着老茧但却结实有力的手“啪”地按向耕牛的臀部一侧。未等我反应过来,祖父已经带着他的战利品回来了。原来,他拍死了一只体积硕大的牛虻。他神情严肃地说:“这牛虻最讨厌,总是吸牛的血,若时间长了,叮咬的次数多了,牛会生病的。”

④每次耕田回来,祖父总是赶牛下溪滩,用他那把自制的大板刷替耕牛洗澡。到了暑天的晚上,祖父还会在牛棚一隅点上一堆驱坟蝇的草,以确保耕牛能睡上一个安稳觉,好好恢复体力。冬天是耕牛歇息的时光,一般养牛者只是牛给准备一些稻草吃就完事了。然而,祖父还是会千方百计地去一些山坡暖阳处找寻青草。即便是准备稻草,他也是精心挑选。牛棚的窗户破漏了,他总是在第一时间自己动手去修。年三十的傍晚,他还会烧一锅粥并掺和些蔬菜给牛吃。他笑呵呵地对家人说:“人要过年,可别忘了牛。没有牛的帮助,哪来丰收?”同样的牛,大凡经祖父打理过的总是长得格外的膘肥和健壮。按祖父的说法,那就是“一分投入一分产出,放水则必缩水”。

⑤养了这多年的牛,牛会老,也会死,村里人称为“倒”。按照传统的习惯,以及当年的政策规定,牛只有“倒”了,才可宰牛并分配给各家各户。祖父祖母家,有时能分到一二斤牛肉。无论是宰牛的现场抑或家里烧煮牛肉之时,祖父总是在自言自语“罪过罪过”中远走,去亲戚家做客。

⑥祖父九十三岁以前还在放牛,只是不同于当年为生产队养牛,这牛是他自己买的。他说,看不到牛,心里堵得慌。因为牛,祖父的晚年生活过得很充实。尽管农村而今实现了机械化耕田,这牛已然失去了它本来耕田的价值,但祖父还是像先前那样爱着他的牛,视其为伴,精心侍弄,毋敢懈怠。有一年,祖父将养了几年的一头牛转让给了附近村里的村民,可想不到,几个月后它竟偷偷跑了回来,细心的祖父发现这头牛的身上有几处伤痕。祖父爱怜不止,于是跟人家商量,又把它买了回来,直至善终。

⑦祖父这种对待耕牛的态度,在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淳朴认知。须知道,物也是有尊严的,对待物的态度,究其实,也是对待人的态度和对待自己的态度。祖父走后,我记得最深的,恰恰是他赶着拖犁铧的老牛,耕耘在小山村无垠的土地上,翻飞一坨坨肥沃的泥土,像一种丰收的预告。

1.文章围绕“祖父和他的牛”主要写了五件事,请结合下表的提示,简要概括其余的三件事。 

段落

内容概括

__________

休息时祖父先让牛吃喝然后自己才吃饭

__________

__________

自己买牛放,相伴度过晚年

 

 

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1)我很是纳闷,同样的牛,何以到了祖父手里,就那般驯服了呢?(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2)可不知为何,祖父一边吃着点心一边仍不安地双眼紧盯着耕牛,我心里想祖父怎么这么不放心呢?“你看,这畜生又来了,拍死你!”不一会儿,只见祖父一把放下碗和筷,像离弦的箭一样,腾地冲向耕牛……(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结尾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文章写祖父和牛,却有许多文字写别人对待牛的态度,这样写是不是脱题,为什么?

5.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感受。

 

查看答案

古诗文积累

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②蒹葭萋萋,____________

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④鹏之背,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讲信修睦。

___________,食之不能尽其材。

⑦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

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查看答案

阅读下边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刘定之,字主静,永新人,幼有异禀①。父授之,日诵数千言。不令作文,一日偶见所为《祀灶文》,大异之。举正统元年会试第一,殿试及第,授编修②。定之谦恭质直,以文学名一时。

尝有中旨命③制元宵诗,内使却立以俟。据案伸纸④,立成七言绝句百首。又一日草九制⑤,笔不停书。有质宋人名字者,就列其世次⑥,若谱系⑦然,人服其敏博。江西,湖广灾,有司方征民赋。定之言国储充积,仓庚⑧至不能容。而此张口待哺之氓,乃责其租课,非圣主恤下意。帝感其言,即命停征。

(注释)①异禀:天赋;②编修:官职名称。③中旨命:皇上圣旨里命令。④据案伸纸:在桌子边坐下展开纸张;⑤草九制:起草九份诏书;⑥世次:世系相承的先后;⑦谱系:家谱族谱中的世系;⑧仓庚:粮仓。

1.下面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圣主/恤下意

B. 立成/七言绝句百首

C. /正统元年会试第一

D. 日诵/数千言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_______

(2)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令作文,一日偶见所为《祀灶文》,大异之。

②帝感其言,即命停征。

4.文中写了刘定之哪些事?分别表现出刘定之是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画堂春①·寄子由②

苏轼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③。

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④。

注释①《画堂春》:词牌名。②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九月,苏辙将罢济南掌书记任还京。③鉴新磨:像新磨的铜镜。④采菱歌:乐府曲名,梁武帝《江南弄》七曲之五《采菱曲》,此指陈州女子所唱。⑤溶漾:波光浮动的样子。⑥暮云:这里指暮云遮住望眼,看不见济南。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追叙兄弟俩同游陈州柳湖的情景。

B. 词中笔下的景物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如“花飞”、“麦摇波”、“鉴新磨”、“飞棹”等都富有动感。

C. 词的下片写当前景物,并抒写了苏轼、苏辙二人离合的情思。

D. 全词以柳湖为中心描写景物,犹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

2.下列对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晚湖净鉴新磨”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突出了湖面的明净。

B. 词的上片以自在、轻盈的美好境界,烘托出苏轼、苏辙二人游湖时欢快、悠闲的心情。

C. 下片开头两句运用对仗描写眼前景物,在平坦、广阔的原野上,水天连成一片,波光粼粼,小楼上风和日丽。

D. 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上片写实,下片转换为虚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