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息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

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息  ①去以六月者也

②生物之以相吹也

(2)为  ①其名

②化而

(3)之  ①鹏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鹏徙于南冥也

(4)其  ①名为鹏

视下也

正色邪

(5)而  ①化为鸟

②怒

 

(1)息 ① (气息,这里指风) ② (气息) (2)为 ① (叫作) ② (成为) (3)之 ① (的) ②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其 ① (代词,它的) ② (代词,代大鹏) ③ (用在选择问句中,表示选择) (5)而 ① (连词,表顺承) ② (连词,表修饰)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而”“则”作为连词使用,可根据上下文推断它的用法。如此题“化而为鸟”,根据前后的词语推断,“而”是连词,表顺承。“怒而飞”,“怒”修饰“飞”的状态,所以是表修饰的连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北冥有鱼“_____”同“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亦若则已矣

 

查看答案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_____    ______      ______      扶摇_______

 

查看答案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⑴命题作文

题目:一路上有你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⑵半命题作文

题目:__________的背后

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 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查看答案

面条

⑴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你知道是什么吗?——它就是面条。

⑵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在一幅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油画上,有一名妇女正在揉面,而另一名妇女在把又细又长的生面条挂在架子上准备晾干。这表明距今1000年前,面条又神秘地出现在地球的另一端——欧洲。

⑶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跋涉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⑷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⑸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

⑹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⑺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内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下列各项是对面条普及与发展的原因简要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面条的普及与推广。

B. 面条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

C. 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促进了面条的发展。

D. 人们赋予面条最美好的象征意义促进了面条的普及。

2.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⑴段运用设问的说明方法,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B. “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一句中的“可能”表约数,说明了古欧洲人有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人,但是不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 第⑹段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的描写了人们赋予面条以丰富的象征意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第⑺段“美味粘合剂”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的说明了面条这种食物丰富了饮食文化,并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世界。

3.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