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九年级某班以“正确使用手机,选择健康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

九年级某班以“正确使用手机,选择健康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 某中学150名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统计表

用途

玩游戏,听歌

发短信聊天

攀比

和父母联系

与同学讨论作业

所占比例

38%

39%

20%

2%

1%

 

材料二 据了解,某市一所中学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学生发送和接收的手机短信中,有70%与正常的学习、生活无关。校园里手机盛行后,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间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很容易使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产生不平衡心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模范教师任美琴建议: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禁止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开展了主题为“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的辩论赛。作为反方辩手,请你就“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的观点列举四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段文字,其中部分内容存在问题,请你按要求进行修改。

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A)手机的强大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我们控制着手机,同时也被手机控制着。低头玩手机,是“低头族”的代表动作,(B)很少有人意识到沉淀于方寸间的危害。人们把太多的情感投入虚拟的世界,和现实反而有隔阂,周围的人好像变得透明一样,对手机的依赖使我们忽略了同亲人、朋友、同事的交流,手机里众声喧哗与手机外众生沉默形成鲜明反差,正所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①(A)处画线句子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改为“___”。

②(B)处画线句子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改为“___”。

 

(1)示例:中学生使用手机存在很多不当行为,这种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而且大家普遍认为应禁止中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 (2)示例:①助长攀比之风。②不良信息会玷污心灵。③长时间的短信聊天、玩游戏等会影响休息,贻误学业。④个别同学利用手机考试作弊。⑤额外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 (3)①利益 便利(影响、变化等) ②沉淀 沉迷(沉湎) 【解析】试题分析:(1)题干要求用一句话提取下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这是一个综合学习题型,既考查了学生的信息提炼概括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要抓住表中的数据来把握所包含的信息.阅读并分析这则图表,就不难得提取出正确的信息。①初中生使用手机现象普遍;八年级学生使用手机程度严重;②使用手机发短信聊天、玩游戏、听歌的比例较大;用于学习方面所占比例较小。(2)此题考查学生对某种现象发表看法,要注意先表明观点,然后阐释理由,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手机对人有辐射。助长攀比成风。不良信息,玷污心灵。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等。理由要分条列出。总之要做到观点明确,语言简洁,用词精确,逻辑严密。(3)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划线句,分析其主干,即可作答。①改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②沉淀:比喻凝聚,积累。沉迷:深深地迷惑或迷恋。根据语境自然用“沉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1)下列人物和出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孙悟空——《西游记》

B.武松——《水浒》

C.白雪公主——《安徒生童话》

D.贝多芬——《名人传》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用来作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苏联作家__________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展现了主人公_______对生命的诠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人生,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陪伴,有人说,是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是一种给人依靠的信赖,是一股沁人心脾的qiè意芬芳;也有人说,是决望的时候给你的鼓励,是无助的时候给你的温情,是受伤的时候给你的安wèi,是被人误解的时候给你的理解。我认为,陪伴就是珍惜眼前的平淡,它简单而美好,不喧哗,自有声。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qiè(_____)意  安wèi(_____)  (_____)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

(3)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②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③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⑦塞下秋风来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⑧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远水千山共赏一轮圆月的词句,表达了词人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2)默写杜牧的《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材料作文

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刍鸟,子知之乎?夫鹓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刍鸟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一项是(  )

A. 惠子梁(做宰相)

B. 搜于中三日三夜(国都)

C. 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玩)

D. 请循其(本心)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名为鹓刍鸟|如土石何

B. 夫鹓刍鸟发南海|子墨子闻之,起

C. 既已知吾知之问我|拔山倒树

D. 我知濠上也|送杜少府任蜀州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段,借鹓刍鸟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

B. 鹓刍鸟的故事中,庄子用“鹓刍鸟”比喻高洁之士,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用“鸱”比喻醉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巧妙贴切,尖锐深刻。

C. [乙]文段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D. 庄子从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

4.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②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