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同样都是为了心中的目标前行,《西游记》中的唐三...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同样都是为了心中的目标前行,《西游记》中的唐三藏在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取得了真经,而《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却在困难中一步步堕落下去。结合两者的事例谈谈对我们今后的生活有哪些启示。

(2)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有些人面对困难就止步不前,有些人却勇于和困难拼搏,即使失败了,仍不停地奋斗着。请从下面两部文学作品中任选一部,简要谈谈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做的。

①鲁滨逊 《鲁滨逊漂流记》     ②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唐三藏在取经路上遇到八十一难,都没有影响他去西天取经的意志,他心无旁骛,目标专一,最终取得真经;而祥子最初满怀希望地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最终却没能顶住残酷的现实生活给他带来的种种磨难,一步步走向了堕落。启示: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不改初心,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奋进,相信终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2)示例一:鲁滨逊:乘船时发生海难流落荒岛,在荒岛上,没吃的没住的没穿的,还要整天担心野人的袭击,但是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沉船上留下的东西,顽强地在岛上生存下来。他种植小麦,找靠近水源的山洞作为住所,用皮毛做衣服,靠《圣经》作为精神支持,再后来与“星期五”一起生活。就这样,他与困难抗争,顽强不息地活了下去。 示例二:保尔:救朱赫来被抓,激战中脑部严重受伤,天气寒冷引起的伤寒引发了肺炎差点让他死去,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在狱中,保尔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伤痛和疾病面前,他忍受着种种痛苦,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激情;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仍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小说创作。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他都意志坚强,不向命运屈服。 【解析】试题分析:⑴本题考查的是《西游记》和《骆驼祥子》中主人公面对困难的不同结果给我们的启示。解答此题,首先要结合作品内容,分别阐述在面对困难时,唐三藏和祥子的具体做法。之后再围绕梦想、目标、意志等方面谈启示。⑵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了解。从这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谈谈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的做法即可。如果选《鲁滨逊漂流记》,可以侧重谈鲁滨逊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如果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侧重谈保尔在伤痛和疾病面前始终意志坚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

(1)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采用动静结合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4)(4)品读战争题材的古诗,刀光剑影、鼓角争鸣。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战事的紧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

A. 寒喧    绊脚石    容光焕发     黄粱美梦

B. 和睦    度假村    篷荜生辉     自力更生

C. 蓝图    挖墙脚    锋芒毕露     礼尚往来

D. 诸候    泊来品    坐收渔利     惟妙惟肖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让/宗     形/步维艰        心自问/闷不乐

B. 届/答应     胸目结舌        重道远/光阴

C. 订     火/如法制        肆无忌尽粮绝

D. 印/贿    车/头转向        视若仇/豆年华

 

查看答案

(题文)请以“原来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查看答案

一只羊其实怎样

杨瑞霞

生命在经历了那么漫长的一个过程之后,总会为我们保留一些什么。对于我来说,我的生命就无意中为我存留了一些印迹,一些人或者事情。另外,还有一只羊。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有过一只羊。是一只绵羊。

它肯定是在很小的时候被买来的,可我完全不记得它小时的样子。在我的印象里它是一只很大的羊,它健壮,肥硕,高傲,沉稳,一副成年人的模样。在我小的时候,我分不清一个人和一只羊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我把它当成是家里的一口人,而且是一个大人。现在想起来,当时犯了同样常识性错误的不光是我,还有我的父母,他们肯定是把它当成了我们。还有我的哥哥们,他们把它当成了什么?是不是当成他们自己了呢?当时粮食很紧张,父亲42元钱的工资,要养活全家6口人。在这种情况下,一只羊能长成那样的特例,除了一家人——当然包括羊在内——的相濡以沫之外,似乎不可能再有别的什么解释了。总之,那只羊是在那样一个错误的环境下长大,结果便是它也跟着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它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是一只羊。

对于我们中间一些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于羊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听到的童话。在那个世界里,羊永远是弱势群体,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且又无话可说。而当一只羊真正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的时候,往往已改变了原本的样子,变成了肉的形式,这样它便永远都失去了表达的机会,我们便永远都无从得知,一只羊想说些什么。而我家的这只羊,在我的思维定式尚未形成时走近了我,我没有那些现有的经验,所以我觉得它所有的作为都浑然天成,非常自然。

首先,它决不逆来顺受。当然,如果确实是它错了,它会沉默着听你教训;可是如果错的是你,是你无缘无故地欺负了它,它不会善罢甘休,用现在的话说,它是一定要讨个说法的。记得有一次,我二哥牵着它去地里吃草,二哥当时的思维还沉浸在头天晚上看的电影《地雷战》里,他捡了一根棍子,叉开腿对羊做了一个日本鬼子劈刺刀的动作,同时喊了一声“八格亚鲁”。他太轻视了一只羊有可能对这个动作做出的反应。绵羊当时发了一下怔,不知它头天晚上是不是也和二哥一起看了那场电影,反正它当即判断出了这个动作所具有的侮辱性质,它把头一低,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二哥见它来势凶猛,吓得转身就跑,它在后面奋力直追,一直追出三四里地,最后二哥向它举手投降,它才和二哥和好。

还有一次,邻居家的小伙子在手心里放了很小的一点干粮渣,然后非常夸张地招呼它。它不想辜负别人的好意,走了过去,等它弄明白发生的事情,它选择了轻蔑地离开。在离开的过程中却又出乎意料地转身给了正在得意的那人一个教训,使他记住了捉弄一只羊会得到什么样的报应。

同样它的行为也导致了围观者的一片大惊小怪。是呀,一只羊怎么可以有这么强的自尊心呢,一只羊怎么可以这么张扬自己的个性呢。

其实这只羊让人觉得它不像一只羊,不仅仅在于它有个性,还在于它有很强的责任心。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向沉默的它突然放声大叫,低沉的声音表达着一种焦虑。父亲出门一看,原来大风吹开了院门,家里刚买的半大山羊跑出了院子。是大绵羊的警觉使家里避免了一笔不小的损失。

另外还有它的聪明。它的聪明不但让幼时的我觉得非常神秘,即使到今天,我还感觉到几分说异。有天中午,我妈有事出去,把羊关进了羊栏,还在羊栏的出口处挡了一块菜板:把我关进了屋里,然后锁上了院门。和羊单独相处的时候,我从不敢擅自到它跟前去,所以我一个下午没有出屋,后来大概羊和我一样等得不耐烦了,要不就是它想知道我一个人在屋里做些什么,只听哐啷一声,羊抵碎了菜板自己把自己放出来了。然后它直奔房门,用头一下下撞门。我知道它是过来找我了,我当时的反应是赶紧找个地方藏起来,于是我撩起床单,钻到了床下。过了一会儿,听不到撞门声了,我从床下探出脑袋朝外张望,忽然看见大绵羊正把前腿搭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所以它的姿势和表情看上去都格外的怪诞。我在这只羊的窥视下绝望地哭了起来。

当初买这只羊,肯定是要养大后卖掉补贴家用的,可它的种种不同凡响,让它一次次拖延了离家的时间,然而一只羊的最后结局总难摆脱,那是它的宿命。而对于我来说,与它相处的经历,则是一种缘份。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碰到一只羊,它非常体面地走过来,用流利的汉语或者英语同我打招呼,我会很自然地同它交谈,而且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一只羊其实是怎样的。

  (原载《天涯》2001年04期,有删改)

1.本文主要写了大绵羊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根据文本,“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羊有哪些认识?请分点概括。

3.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它选择了轻蔑地离开。

(2)(它)前腿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

4.本文的标题是亮点,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好处。

5.本文的结尾谈到了羊的“宿命”,请问羊的“宿命”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一个“不同凡响”却又逃不出“宿命”的羊的形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