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目光里的松阳 彭彭程 ①“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目光里的松阳

彭彭程

①“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诗人王维的诗句给深藏在浙西南群山中的松阳注入了一种悠久厚重的历史感。僻远的地理位置,让松阳有幸保存下众多的古村落,也保存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②这里,蓝天白云是天空的常态,缭绕的云雾是山中的常客;溪水澄碧清亮,茶园舒缓开阔,桂花浓香飘逸。行走于山水间,仿佛置身于一幅立体的水墨长卷中。更为可贵的是,这巨幅山水画中,保留了一百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这些山水环绕、林木蓊郁的村落,依据地形的不同,或倚靠青山,或襟带绿水,或俯瞰幽谷,散布在县境各处。

③来到村头,或者是一道溪流,溪水汩汩有声,清净见底;或者有一棵甚至几棵高大粗壮的古树,伸展的树冠遮住了一大片地面。再向里走,街巷里大青石铺就的石径弯曲幽深,石径的边沿和墙脚交界处,覆盖着一层湿滑的绿苔;街巷两侧分布着宗祠、水井、水槽、晒谷坛……这些在别处早已经消亡的典型的农村建筑和器具,仿佛一位位耄耋老者,虽历经沧桑却安然无恙。随意推开一扇老旧的门板,走进一座老宅,都会看到曲折的廊道、萦回的天井,地面的方砖大半已经龟裂,纹路纷乱;房屋里外上下,石雕、木雕或彩绘到处可见,构图生动,笔法细腻,堪称精美的艺术品。

④古村落弥漫着传统美学的韵味和情致,同时,在种种美的样貌形态背后,还有丰厚的蕴含。石雕、木雕和彩绘,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或传统典籍,八仙过海、岁寒三友、松下问童子、鲤鱼跳龙门…,丰,…·有祝祷的寓意,有教化的作用;“耕读传家”被刻写无数古宅老院的匾额上,并扩展成“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镌刻于楹柱上,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杨家堂村是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后裔聚居地,文风昌盛,绵延不衰,这不能不说是先人的文魂引领的结果。古村落中这些传承数千年的文化价值,滋润着一代代人的灵魂。

⑤仿佛是上天的特意安排,在遥远宁静的群山之间,安放一种古朴传统的美好,让人们真切地领悟到什么才是诗意的生存。今天,这里的人们也没有辜负上苍的厚爱。

⑥西屏街是一条明清老街,长约两公里,青石板的街路两旁,鳞次栉比地排列着下店上宅式的几十家二层木结构店铺。通过设施改建,西屏街既提高了居住舒适度,又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当年的样子,堪称街区“活态传承”的样本。位于半山腰处的平田村,在古村落改造中强调“原真性保护”,二十八幢老屋被改建成不同档次的民宿,以品位不俗、知名度高吸引着大批的游客。

⑦但是,现代化浪潮席卷之处,一应城市乡村都无所逃遁。这样的古村落在不少地方或者被拆除,或者住户被迁走,只留下徒有“古老”外壳、毫无“人气”的所谓的旅游项目。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相形之下,这里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活方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便愈发显得可贵。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第③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顺序

景物

村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石径,宗祠、水槽等建筑和器具

老宅

廊道、天井、方砖,雕刻、彩绘等

 

 

2.第④段中,“丰厚的蕴含”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3.赏析文中画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

4.作者通过“目光里的松阳”,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1.①溪流、古树②街巷 2.①雕刻、彩绘等内容的教化作用。②匾额、楹联语句的熏陶作用。③先人文魂的引领作用。 3.①主语部分三个短语构成排比,增强语势,表意丰富。②把“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喻为“无形的网”,使描写对象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4.①古村落既有美学价值,又有文化价值,要注意保护,不能一拆了之。②古村落保护要注重人文关怀,考虑人居环境。③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存方式、浓郁的人文气息,在现代社会弥足珍贵。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脉络的梳理。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如①空的答案第3自然段的“溪流”和第4自然段的“古树”。②空可抓住第3自然段的“街巷两侧分布着宗祠、水井、水槽、晒谷坛”一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为“街巷”。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此题也不例外。如可提取第4段的“石雕、木雕和彩绘,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或传统典籍……有祝祷的寓意,有教化的作用”,“古宅老院的匾额上……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杨家堂村是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后裔聚居地,文风昌盛,绵延不衰,这不能不说是先人的文魂引领的结果”分析作答。 3.试题分析:欣赏文句。“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为排比;“……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属于比喻。前者的作用增强语势,表意丰富。后者的作用是形象生动刻画描写对象。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手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和文章的中心,体会语句的表达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颜渊论御马

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俟矣。”定公不悦,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谱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躐起,曰:“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善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

(注)①佚:通“逸”,逃跑。②厩人:马棚的差役。③躐:超越。④趣:同“促”。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⑥组:编织。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寡人曰_____

(2)昔者舜于使人 _____

(3)然犹之不已 _____

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定公不悦,告左右|不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 定公躐席起|由是则生有不用也(《孟子·告子上》)

C. 不识吾子何以知|手指不可屈伸,弗怠(《送东阳马生序》

D. 舜不穷民|安陵君许寡人(《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2)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查看答案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②六幺: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在社区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    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共识,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层出不穷,堪称丰富多彩,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不一而足。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人,但不能饱腹。阅读活动的数量、质量、参与者等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的阅读收获。

材料2    数字阅读有利于迅速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还有利于进行搜寻式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进

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阅读。

材料3    俞敏洪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3000多本电子书,收藏了近一万篇微信群的文章。

1.阅读“材料1”,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2”“材料3”,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3.下面是社区阅读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多处语病,请指出两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大众阅读作为社区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一直受到各方关注。②在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我们社区居民的纸质阅读量和数字阅读量都呈现双升趋势。③阅读的目的,不仅是长知识,增技能,而是让人成为更加完美的人。④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关键在于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1)____________处,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处,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篇名句填空。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3)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4)李白《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理想抱负终能实现的信念。

(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向离别的亲人表达美好祝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天干地支纪年,《观潮》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B. 《陈涉世家》中“足下事皆成”的“足下”和《惠子相梁》中“子知之乎”的“子”,都是古人称呼对方的敬辞。

C. 《公输》体现了道家反对战争的主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体现了孟子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的思想。

D. “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